English

开漳圣王庙前卖鸭肉——那些融入台湾人生活的信仰

2017年10月12日 09:05:00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新北的金山老街又名“金包里老街”。这里曾经是台湾少数民族平埔族的聚居地,“金包里”就是由平埔人称“基巴里”音译而来。金山老街虽已有数百年历史,但两边建筑在1895年遭日军纵火焚毁,大多数建筑都是日后重建,既不堂皇也无华丽,但居民游人穿行其间,和着两边店家的各色美食及家常用品,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生活味。

  金包里老街从早到晚都是热闹的,从头到尾都是诱人的美味。其中最热闹的地方肯定是老街西段十字路口的“广安宫”前,最令人难忘的美味肯定是“广安宫”前的“金山鸭肉”。

  “金山鸭肉”之所以是近悦远来的美味,是老板对制作鸭肉精益求精的结果。一般的鸭子养80多天就出售,而他的鸭子要养130多天才宰售。鸭肉都是现宰现做现售,熬煮鸭子不放人工味精,只加自家的秘制调料。蒸煮出来的鸭子,鸭皮不会脱落,内外一致,将鸭肉的鲜美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鸭肉摊平日里一天要卖四五百只,假日里要卖一千多只。由于吃鸭肉的人太多,周围十多家商铺的一层都租了下来,可见人流的壮观。

  有意思的是,这鸭肉摊就设在“广安宫”的前庭,两者简直就是一家的样子。广安宫祭祀的是“开漳圣王”陈元光。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泉潮间蛮獠反,陈元光父亲陈政临危受命率兵入闽平反,年仅13岁的陈元光随父出征。至总章三年,陈政艰苦征战,连克36个蛮獠山寨,取得平乱决定性胜利。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积劳成疾卒于云霄,21岁的陈元光执掌帅印。为了强化对闽南的治理,促进民族融合,陈元光建议朝庭在泉州、潮州间设郡县。后经武则天批准设漳州,陈元光成为首任刺史。当时的漳州,生产落后,人文未开。陈元光奖农事、修水利、建书院,鼓励汉蛮通婚,把中原农耕、纺织、烧陶、冶铁技术带到漳地,改变了当地刀耕火种的状态。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陈元光在与一股蛮獠残寇作战中负伤身亡。陈元光死后,当地民众怀念其对促进闽南发展,加强民族融合、维护朝庭对边郵统治作出的贡献,设祠纪念,历朝历代对陈元光也不断追封,“开漳圣王”遂成为漳泉等地的重要民间信仰,民众闯南洋时捧着他,数百年前过黑水沟到台湾带着他。这座被称为“广安宫”的开漳圣王庙,当然地是漳泉民众建设金包里的象征。

  当初移居台湾的先民,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来自家乡的神灵是他们最大的心灵慰藉了吧。他们一无所有,衣不遮体,甚至还面临族群杀伐。家乡的神灵看他们哭、看他们笑,给他们力量、给他们希望,数百年间,人与神早就是互相的一部分了。你看这个鸭肉摊,在神灵的门前宰鸭煮肉,吃的人人头攒动,真是生意兴隆。你再往里走几步,跨过广安宫的门槛,这里香烟缭绕、储神庄严,听不见门外喧嚣的人群。在这里,神的威严与人的生活,神的怜悯与鸭肉美味完美地统一起来了,神就在人们的生活里,美好生活就是对神最好的敬意。

  前几天,台湾发生了“众神上凯道”抗议“灭香封炉”的事件。民进党当局以“环保”为名,严令各地宫庙“减香封炉”,同时制定“宗教团体法”把手伸进宗教界。其实,明眼人都看出,这个以环保、规范为名,以台湾民间信仰为改革对象的行为,只是民进党政权又一次“去中国化”运动而己。台湾的民间信仰奉的都是开台先民从大陆分灵去的神,传承的都是中国文化,演绎的都是保境安民维护一统的故事。如果说修改历史教科书是“文化台独”最后一里路,改造影响全台民众的民间信仰则是“去中国化”的最后一个堡垒。

  只是,台湾的民间信仰,早己与人民生活融为一体,就象金山老街的鸭肉与广安宫的开漳圣王,早就互为依存,是彼此的一部分,你想去就去得掉吗?

  当年,日本殖民时期的“皇民化”运动中,以刺刀、马鞭、警察为先导,以大米、白糖为诱饵,强迫台湾人烧掉祖宗牌位、改挂天照大神,拆毁汉人寺庙、参拜日本神社,虽然每年有数万人去台北参拜台湾神社,但是,台湾人民心向祖国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日本殖民者用刺刀未做成的事,今天的民进党能做到吗?(中国台湾网特约作者:且十)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