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你永远都不知道如何正确念出来的台湾小吃(我在大陆看台湾)

2017年10月12日 14:23:13来源:中国台湾网

湾资深媒体人到尾倾情献声——《我在大陆看台湾》

  写这篇我完全是因为太想吃了,但好久没吃,只好靠写出来解解馋。

  这个东西就是蚵仔线,是一种台湾很有名的平民小吃,加了蚵仔和猪大肠,好吃得不得了。

  我还没听说过有台湾人说他不爱吃蚵仔面线的!虽然它压根上不了台面,但它可是最贴近台湾人的“山珍海味”——“山珍”就是猪大肠,“海味”就是蚵仔——而且才卖50元台币!不过由于南北资源的差异,通常北部“大肠面线”较多,南部则是“蚵仔面线”较多。别看小小一碗,但进可当正餐,退可作点心,于是它成了少数可卖遍台湾南北无敌手,包办早午晚餐连宵夜,24小时都吃得到的正港台湾味!

  到底什么是“蚵仔”呢?——北方人可能不熟悉,但对南方人来说,它可是老朋友了。蚵仔就是“蚝”,盛产在两广及海南等地,而到了宁波一带,它又变成“蛎黄”。你在台湾点这个小吃时,千万不要把“蚵”读作ke,要用闽南语发音的wo。“仔”的发音和“啊”一样,是闽南语的语气助词,没什么意思。

  虽然大陆也有“蚵仔”,却没有“蚝面线”或“蛎黄面线”,可见这“蚵仔面线”完全就是“台湾制造”,血统纯正。在作法上就有一些特别之处,例如选用的面线和一般祝寿时所吃的猪脚面线不同,因为蚵仔面线通常用大锅炉烹煮,但又追求入口即化的口感,所以不能像一般过熟的面条那样糊烂黏稠,而必须采用较耐煮的红面线来煮面线糊。

  身为主角的蚵仔和猪大肠呢,更是讲究,选用来自台湾南部沿海地区每日限时专送的肥美鲜蚵最赞,要知道,鲜蚵不仅决定一碗面线的生死,更是一家店成败的关键。愈新鲜愈肥愈大颗蚵仔的店家往往一碗难求!为了保持蚵仔的鲜美,以免其受热而缩水,通常会先裹上一层太白粉或地瓜粉下去煮,不过有些店家会为了让蚵仔看起来更大而裹了过多的太白粉,这样反而吃不出蚵仔来自海洋的味道,口感也会很做作!除此之外,还要加上肥嫩的猪大肠,大肠经卤汁熬煮入味去腥后,还要能保留住其肥嫩Q弹的嚼劲,和蚵仔一并加入面线,完美!

  点了一碗蚵仔面线,老板盛完后一定会加上香菜、蒜末和醋来提味,增加汤的香甜,老板这时问你要不要辣?说“要”是必须的。让蚵仔面线更好吃的妙方之一,就是再搭配上各家的独门辣油、辣酱,可说是画龙点睛,令人赞不绝口!通常在台湾的辣味酱料都不会辣到火冒三丈,却辣得刚好!目前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西门町“阿宗面线”和板桥“油库口面线”。这两家面线本身都很不错,都备有很出彩的酱料。

  不过阿宗面线只有大肠没有蚵仔,扣分!而油库口面线除了有标准配备的超大粒蚵仔和QQ肥肠以外,还有会飘香数里的烤香肠可以配。

  至于贩卖蚵仔面线的方式,可有弹性了,除了阿宗面线、油库口面线这种由小摊做到开店面的,更多的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市场、路边摊以及小货车式的。万一下懒得出门?台湾的超市通常都有卖蚵仔面线快煮包,不过可不是单碗装的方便面,多半是4~6人份的大包装,得用锅子煮,吃起来很有蚵仔面线的味道,但是面线条的口感偏硬会比较像煮烂的鸡丝面,当然,里面也没有蚵仔和大肠。

  我曾经就在台湾买了好几个蚵仔面线快煮包带回大陆,给我朋友一家人吃,每个人都赞不绝口,也都忘了为什么“蚵仔面线”里为什么没有蚵仔!

【作者简介】

  到尾,70后的川籍台湾人,2008年赴京。资深媒体人,做过电台DJ,干过《FHM男人帮》主编和《男人装》资深编辑,还出过两本书《遇见台湾》和《台湾的台》。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