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民进党人士登陆勿须过度解读

时间:2012-03-21 10:06   来源:中国台湾网

  今年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上,受邀参加的三位民进党人士受到各方关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翌鹏20日在华广网刊文指出,此次民进党人士受邀参会,的确是两岸交流中的重要事件,但不宜将其过度解读。民进党在这次败选之后,已经意识到与大陆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的必要性,也修改了禁止党公职人员与大陆交流的相关规定,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这个好的开始能否延续,能否真正促进其与大陆之间的良性互动,关键还在于民进党是否改变“台独”分裂立场。

  全文摘编如下: 

  3月15-16日,由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2012年度两岸关系研讨会在云南腾冲举行,现任民进党发言人罗致政、前民进党“大陆事务部”主任董立文、前扁办主任陈淞山受邀参加。不少台湾媒体将此形容为“民共交流”的“破冰之旅”,是在测试“民共平台”的底线。笔者认为,此次民进党人士受邀参会,的确是两岸交流中的重要事件,但不宜将其过度解读,罗致政等参会并不意味着大陆与民进党进行党际间的交流互动。

  大陆对与民进党及民进党人士交往的立场是清晰的、一贯的。作为党际交往,大陆强调民进党必须要改变“台独”分裂立场。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分裂立场,我们愿意作出正面回应。今年2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再次重申,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立场,我们与民进党交往的大门是敞开的。因此,在民进党没有改变“台独”分裂立场之前,中国共产党不可能与民进党发展党际交流关系,因此也不可能有所谓建立“民共平台”的问题。

  民进党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失败之后,党内虽然出现了检讨和调整两岸政策的声音,但对于是否改变“台独”分裂立场,党内并没有共识。民进党代理主席陈菊在对罗致政登陆发表看法时表示,这并不代表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民进党发言人也强调,罗教授是以“个人受邀,学者身分,向党报备,准假前往”的方式,出席这次的研讨会;由于是以个人身分前往,罗致政在论坛期间的相关发言,只代表罗教授个人,不代表党的立场。民进党“天王”游锡堃则公开表示民进党不会放弃“台独”主张。这些都表明,大陆与民进党进行“党对党”的接触和谈判,基本条件并不成熟。

  即便如此,大陆在对待民进党的问题上依然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并不排斥与民进党人士以适当的身份和方式进行交流。2002年1月2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就明确表示,我们认为,广大民进党成员与极少数顽固的“台独”分子是有区别的;我们欢迎他们以适当身份前来参观、访问,增进了解。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近日也重申,凡是赞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各界人士,包括民进党的基层人士,我们都欢迎他们以适当的身份来大陆走走看看,了解大陆的发展与进步,了解我们的政策主张,增进彼此的了解。实际上,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有不少民进党人士以个人身份到大陆来访问,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彼此的相互了解。比如民进党前民意代表郭正亮就参加过2008年度海研中心举办的两岸关系研讨会,罗致政也曾到北京参加过全国台研会的研讨会。相比之下,民进党在与大陆交往的问题上就显得保守得多,民进党中央多次下令不允许其党公职人员到大陆访问,禁止参加大陆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峡论坛等活动,这才使得不少人误以为此次罗致政参会是“破冰之旅”。

  当前,两岸关系已经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期,大陆在与台湾各党派人士进行交流方面更为宽容、更为务实、更为积极。民进党在这次败选之后,已经意识到与大陆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的必要性,也修改了禁止党公职人员与大陆交流的相关规定,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这个好的开始能否延续,能否真正促进其与大陆之间的良性互动,关键还在于民进党是否改变“台独”分裂立场。否则,大陆与民进党的交流就只会止步于以个人身份交流的阶段,而无法发展到党际交流的层次,其意义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李翌鹏”系“李鹏”的笔名,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