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登陆“破冰” 民进党两岸政策不再欲语还休?

时间:2012-03-20 15:2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民进党在败选检讨时,前主席蔡英文曾抛出“要在互动中了解中国”,有岛内人士称这是她留给民进党的“最大资产”。时隔月余,3月15日,当民进党发言人罗致政现身云南腾冲,“登陆”参加第十届两岸关系研讨会时,此事立刻成了焦点。

  罗致政以学者身份与会,十分低调。不过,因为这是民进党自2008年下台后首次有具党职身份的人赴大陆,罗致政此行被岛内媒体视为民进党的“破冰之旅”。而且,事前曾向民进党中央报备,罗致政是“准假前往”,联想之前动辄对“登陆者”开铡的激烈动作,岛内舆论在观察:这是否就是民进党迈出的了解大陆的第一步?这是否可以证明民进党不再“逢中必反”?这是否预示着民进党在两岸政策的调整上不再欲说还休?

  “登陆”破冰:值得鼓励

  后续效应接着就来了。民进党新北市议员李婉钰随后表示,罗到大陆是开路先锋,但绝不是特例,若有机会,她也不排斥“登陆”。金门县唯一民进党籍县议员陈沧江也表示将向党中央报准,争取参加6月在厦门举办的“海峡论坛”。民进党大佬谢长廷也肯定“登陆”,并表示“不会排除登陆”。

  民进党此番对罗致政的“准假前往”,代主席陈菊在接受岛内媒体访问时表示,“我非常正面积极鼓励”,“民进党员应该多了解中国”,同样也期待中国大陆能了解台湾。陈菊还说,“民进党从不反对与大陆的交往、互动。”

  然而,“从不反对与大陆交往、互动”的民进党,之前对“登陆者”却是动辄扬言党纪处分的铁板态度。民进党元老许荣淑就因为不听劝阻“登陆”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且在“登陆”期间提出“大陆对台湾同胞有善意”等言论,立刻被开除党籍。

  台湾《联合报》评论称,民进党虽然声称不反对与大陆交流,但举凡两岸议题,动辄上纲到“国安”层次,认为对岸无时不在对台“统战”,因而总是在应踩油门时猛踩刹车,使得实际上几无交流可言。民进党对“登陆者”态度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进党要从“反中”到“知中”。罗致政的大陆行或许是个新的开始。

  不再“逢中必反”?看能走多远

  岛内有分析人士认为,罗致政成功“破冰”,证明民进党或许可以不再“逢中必反”。

  两岸该不该交往互动?民进党其实心里明镜似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陈水扁、吕秀莲、谢长廷等人均曾“登陆”。特别是吕秀莲,还在福建南靖老家的一口水井边说“我要喝一口故乡水,这就是饮水思源”。2008年以后,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登陆风”早已在民进党内部掀起。时任台南市长苏焕智、云林县长苏治芬、高雄市长陈菊等民进党籍县市长都曾以个人名义到大陆,推销所在县市的农产品或是旅游资源。

  对此,有岛内媒体发表评论指出,民进党此前不是不明白两岸应该往来互动,但还是会“逢中必反”,反对、“抹红”“登陆”,逢选举大打“两岸牌”,目的还是为了选票、为了拥抱深绿。因此,一次“破冰”的大陆行之后,民进党是不是从此就不再“逢中必反”了,还是“不好说”,这一步能走多远,有待观察。

  “九二共识”是深化交往的前提

  《中国时报》的评论说,对于民进党而言,无论败选关键是否为大陆政策,但很明显两岸关系的处理能力无法获得民众认同。近年来,绿营到大陆都是“个别人士、私下接触”,无法成为民进党的资产。改变不与大陆互动的形象,务实调整大陆政策,对于想要重新执政的民进党而言不得不做。

  不过,民进党代理主席陈菊日前表示,罗致政是以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的身份“登陆”,有人解读为民进党改变既有的两岸路线,实在是“过度解读”。

  显然,“登陆”破冰到两岸政策的调整还是有距离的。有岛内分析人士一针见血指出了症结所在:民进党之所以一直在两岸政策的调整上欲说还休是因为其自身的困境。既要务实看到与因应两岸大交流的趋势,又要顾及“基本教义派”的立场与感受,此种矛盾制约下,民进党两岸政策如何说得清楚?两岸政策的调整谈何容易?

  至于未来民进党与大陆是否会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前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在接受香港“中评社”访问时称,如果希望尽早进入更高层次、建立两岸“党对党的关系”,没有“九二共识”是不可能的。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