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7周年,明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两轮之前的甲午年,日本凭着击败中国清廷,而迫使清廷于翌年的乙未年割让台湾,使台湾人沦入殖民统治达50年,其间,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抗日斗争未曾间断,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中国有资格废除所有自清朝以来和外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同时,在中日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台湾,也因日本投降而归还中国。对于抗战的历史,所有海内外身上流着炎黄血液的中华儿女,本着天理、良知、归属感,都不应加以忘怀。
·两岸人民共御外侮的历史不容忘记
二战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近现代中国所遭遇的最为惨痛、黑暗、血腥的民族悲剧,也是全体中华子孙血脉铭刻的外强狼噬神州的耻辱印记。 【详细】
为了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奋不顾身,在台湾岛内长期抗争,沿续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维系了中华文化的传统。“要救台湾,必先救祖国”。一批批台籍青年回到祖国大陆,投身抗日运动。之后由于内战的原因,台湾长期与大陆隔海对峙,但不能改变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事实与法律地位。 【详细】
面对日军惨绝人寰的法西斯暴行,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台湾同胞也纷纷响应大陆同胞的抗日运动。8年抗战期间在大陆参加抗日的台胞就有20多万,并成立了许多颇有影响力的抗日组织,在岛内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皇民化”示威游行以及抗日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大陆的抗战大业。 【详细】
无论台湾民众支持什么人、什么党执政,都不应该悖离史实,否则对不起在对日抗战中牺牲的三千多万中国军民,也对不起在日本殖民时期持续抗争的台湾先贤先烈。 【详细】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两岸应共同对外
马英九7月28日说,台湾当局明年会盛大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因为在那场民族御侮中,中国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一段历史曾因民进党执政而被抹煞,现应拨乱反正了。台湾至今仍无一座专门的抗战纪念馆,备受民间批评。马英九当天明确指出,将由防务部门在台北“国军英雄馆”现址上同时规划“国军历史文物馆”和抗战纪念馆,并成立慰安妇历史陈列所。 【详细】
今天回望120年前那场甲午战争,人们再次感受到台湾当年被割让出去的痛楚,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共谋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历史启迪现实,两岸同胞应当携起手来,抚平历史伤痛、推进和平发展、建设共同家园。【详细】
·台独分子妄借修改教科书毒害青少年 忘记民族历史
实际上,最近台湾吵得热闹的历史教科书之争,触及的也是同样问题。以所谓“台湾优先”“爱台湾”的名义“去中国化”,将台湾历史从中国历史中剥离出来,除了造成学生们认知逻辑的失序——欲先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某些人或许以为,人为割断台湾与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在两岸关系上任意涂抹,切断台湾与大陆的血脉联系,而实际上,这样的历史学习,只会让台湾青少年一代不知所从也不知所去,失去对于趋势的把握和预判。【详细】
由于上次民进党8年执政期间,扭曲历史,把日本殖民末期的皇民化思想置入高中历史教科书,于是原来人们所认知的具有侵略强占意涵的“日据”,被改称没有民族立场的“日治”;把中国明、清两朝之交以台湾为基地,志在问鼎中原、反清复明的明朝将领郑成功,称“郑氏”统治台湾,改变了过去所称的“明郑”,以割裂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还出自“台独”意图,而把原来人们所称的大陆,改称“中国”,以推行所谓两岸“一边一国”。 【详细】
在日本安倍政府军国化步伐日益加速的今天,必须让两岸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们清清楚楚地了解。两岸中华民族那段共御外侮、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战史,捡拾起那段可歌可泣的的历史记忆。 【详细】
·日本释出军国主义恶魔 两岸同胞应同仇敌忾
日本右翼在二战后始终不愿直面其制造军国恶魔、恣意蹂躏他族的罪恶历史,如今安倍政府更一再以种种卑劣手段,刻意曲解、虚无甚或美化,进而在否定日军侵略他国历史的基础上,混淆国际视听,通过制定《保密法》、解禁武器出口与集体自卫权,一步步斩断束缚手脚的铁链,重新释放出危险的军国恶魔。【详细】
当下日本政府否认野蛮侵略罪行,更解禁集体自卫权,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的危险,两岸中国人更应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面对安倍的种种玩火之举,曾经深受战争戕害的两岸中国人民,岂能坐视?!中国大陆罕见地全面提升抗战史宣传与教育,也因此赢得政界、史学界与民众的支持与认同。【详细】
如今台当局举行各种活动纪念抗战,有助于岛内青年一代了解日本侵华的历史事实以及中华儿女的英勇抗日事迹,从而激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两岸民众救亡图存、收复失土的爱国热忱和浴血奋战的革命壮举更是两岸重要的历史连结和感情纽带。两岸共同回顾历史和缅怀先烈,不仅拉近了心灵的距离,再次证明两岸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朴素真理,亦是对那些罔顾事实、篡改历史的人一种提醒和警告。【详细】
·面对地区安全隐忧 两岸应以史为鉴 携手合作
对于地区安全形势出现巨大隐忧,两岸在攸关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应放下分歧,携手合作。两岸同胞都应弘扬当年两岸抗日先烈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精神,共御外敌,捍卫国土。【详细】
遗憾的是,全台湾竟然没有一座抗战纪念馆,有关抗战的史料陈设也七零八落。早在1995年,抗战老兵郝柏村在“行政院长”任内就曾向李登辉提议,在中山堂前盖一个纪念碑,把中山堂改为“抗日战争纪念馆”。后因李登辉未置可否,加上蓝绿对抗,最后只在中山堂前建了一座“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便草草了事。【详细】
以史为鉴,启迪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了不少台湾同胞捐赠的抗日文物,这些文物将和抗战馆现存的近700件台胞抗战文物一起,在明年建成的台胞抗战专题展厅陈列展出。 【详细】
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二战后期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提出了对日本等战败国的处理决定,确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安排,决定了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然而,近年来在日本,右翼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沉渣泛起,否认日本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质,否认日本军国主义残害中国人民的侵略罪行,试图摆脱《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对日本的约束力,摆脱发展日本军事力量的束缚,为日本继续占有从邻国掠夺的领土而狡辩。因此,纪念《波茨坦公告》发表69周年和重申《公告》内容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详细】
如今两岸关系走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给双方共同编辑抗战史料、进一步做出客观分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这对于持续推动两岸和平、共同发展、振兴中华,必然都是积极正面的。【详细】
【结语】
台湾方面近年保钓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值得肯定和赞许。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要两岸团结一致,必令日本疲于应对、有所忌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亦驳斥了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及“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等“台独”谬论,是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又一铁证。奉劝岛内死抱“台独”的顽固派应认清国际形势和历史潮流,不要做出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