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台湾的“总统府”为啥没围墙?

时间:2010-09-15 10:46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网络评论特刊深度·幕后

本期策划制作:赵静                                                    查看往期<<

导  读

  这座日据时期的“总督府”现在是台湾的权力中枢。然而在门口,我们肉眼可见的戒备却十分简单——没有围墙,只有几位宪兵和便衣。更不可思议的是,还可以进去自由参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治生态?

 

  1994年,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决定有条件地对民众开放,在其任内共开放21次,超过44万人涌入这个神秘的中枢;2000年陈水扁入主之后又决定将其全面开放,民众自此不用再排长队参观;2008年,马当局将开放范围扩大到大陆和港澳民众。 【详细】

 

台湾的许多小小的店面,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合影

 

  因为公权力受到严格的限制,侵犯民众利益的事情少有发生,即便发生了,民众也不会直接找政府或者找“上级”(其实,台湾的官场没有上级这一说,因为都是直选产生而不是上级任命,负责对象就只有选民和同级议会,县长是管不了乡长的),而是找“立委”、“议员”。 【详细】

 

 

  每个“立法委员”、“议员”都有服务处,民众有问题找的就是他们。所以,台湾不存在“信访局”这样的机构,更不可能存在“越级上访”的情形,“总统府”无需面对“钉子户”,围墙大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详细】

  职业议员的努力,让许多想贪的人不敢贪,也让每个政府机构设置都很简单。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市政府就在一座老建筑内,市长一名,副市长一名,没有市委也没有区一级的政府。人均GDP是上海三倍的台中市,市长的办公室也就如此简陋。 【详细】

 

 

除了找议员之外,还可以这样的表达。 【详细】

 

 

 

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