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象征与实质的双重意义
在当今双薪家庭成主流的时代里,许多祖父母级长辈,默默承担了替子女分担经济压力、花时间照顾孙儿的责任,他们理当得到该有的感谢与尊重。有个祖父母节,至少能像母亲节、儿童节、父亲节等等,子女儿孙们来趟家族团聚,儿孙辈能有定时问候致意的机会,集象征与实质的双重意义。家有祖父母,从增加互动,进而理解人生不同历程的变化,年轻人应较能体谅老年人的需求,从而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才是祖父母节真正的价值! 【详细】
观点二:祖父母的贡献更伟大
不当父母,不知父母恩;不当祖父母,不能体会老人家带孙子的辛劳与价值。世人歌颂父母恩,其实祖父母对社会的贡献,是“加值型”的产能,才伟大。庆祝祖父母节,身为祖父母的我们,只希望子女都好过,孙子多几个,少子化、高龄化时代,能像大同世界说的,男有分,女有归,壮有所用,老有所养,幼有所长。 【详细】
观点三:提倡祖带孙,才能让节日更有味道
庆祝祖父母节,不是一天的事;若要培养良好的祖孙情,由祖父母照顾幼小孙子长大是最棒的作法。只有节日,并不能增进情谊;如果能进一步提倡祖带孙风气,并给予适当的补助和优惠,祖父母节会更有味道,更有气氛,也会更有成效。 【详细】
讲述:祖孙亲情故事
上周日我北上探望三叔,只见育霖守在病房,贴心握着阿公的手,亲密的谈天说笑。祖孙年纪相差一甲子,既没有代沟,又如此有话聊。那一幕场景,深深感动着我。 社会型态变迁,亲情日渐淡薄,父子间说不上几句话随处可见,如果祖孙情感是建立在“隔代教养”的因缘上,究竟是幸或不幸? 【详细】
结语:关怀长者,隐含了“人人皆会老”这样的生命经历反省。节日只有一天,“尊敬”与“关怀”的话题却没有期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