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王英津:深度剖析台湾民进党当局所谓“四个坚持”

2021-11-10 12:29:00
来源:香港中国评论新闻网
字号

  据香港中评网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国发院研究员王英津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就台湾地区领导人此前的所谓“双十讲话”,尤其是其中的“四个坚持”论调进行深度剖析。

  今年10月1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发表了题为“共识化分歧 团结守台湾”的讲话。讲话中关涉两岸的部分全面阐述了民进党当局今后处理两岸关系的政策纲领。其中,最受争议的是提出的所谓“四个坚持”,即所谓“坚持自由民主的宪政体制”、“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坚持主权不容侵犯并吞”、“坚持‘中华民国台湾’的前途,必须遵循台湾人民的意志”。上述“四个坚持”的核心旨意是什么?这“四个坚持”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次访谈中,王英津针对上述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

  王英津认为,所谓的“四个坚持”论调从根本上违背两岸关系的历史、法理和现实,是严重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的“台独”论调,必会遭大陆的反制和严惩。

  王英津表示,总体来看,所谓“四个坚持”的核心旨意是“拒统谋独”。具体说来,其向外界释放的信号主要有四点:一是向大陆表达“抗拒统一”的决心和信心,即“台湾2300万民众绝不会接受大陆的统一”;二是通过“四个共识”,凝聚岛内各政党、团体以及民众的意志,共同“抗拒大陆的统一”;三是通过“四个坚持”向美国表达忠心,以期进一步获得美国支持;四是借助部分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斗胆抛出“两国论”,以示其未来在“台独”道路上走到底的决心。

  王英津表示,第一个“坚持”并非新论调。在此之前,蔡英文曾先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要“捍卫台湾自由民主的宪政体制”。这是民进党当局抗拒大陆统一的所谓“价值观牌”或曰“民主牌”。一直以来,民进党当局将两岸统一说成是“大陆威权吃掉台湾民主”,将台湾的“拒统”说成是“捍卫台湾的自由民主体制”。今年所谓“双十讲话”中,再次抛出“坚持捍卫台湾自由民主的宪政体制”的说辞,目的有三:一是借助台湾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与美国及其盟友的一致性,将自己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势力捆绑在一起,博得更多的国际同情,进而获取它们对台湾当局“拒统谋独”的支持;二是获取岛内民众对其抗拒大陆统一政策的支持;三是捍卫台湾的所谓民主价值和制度,当然也包括捍卫台湾民众运用所谓民主制度所开展的民主行动,最重要的是通过所谓“公投”来决定台湾前途。

  王英津表示,第一个所谓“坚持”与美国及其盟友在台海问题上所打的“价值观牌”,两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美国及其盟友将中国统一台湾说成是“威权吃掉民主”,进而将他们阻挠中国统一的行为说成是“捍卫西方国家和台湾的民主价值和制度”,其目的无非有三:一是为自己介入台湾问题、阻挠中国统一寻找“合法性”借口;二是表达支持“台湾社会捍卫民主、抗拒统一”的意志,通过肯定台湾的所谓民主制度,把台湾列入西式自由民主阵营,借此来表达“美台”具有共同价值、共同制度、共同利益、共同立场,所以要支持台湾捍卫所谓民主;三是通过打“民主牌”支持台湾,进而借此打“台湾牌”对抗大陆。所以,第一个“坚持”与美国及其盟友介入台海问题时打的所谓“价值观牌”具有融通性。

  王英津认为,第二个所谓“坚持”可以简称为“两国互不隶属论”,该论调比李登辉的“两国论”更加激进。在台湾,关于“互不隶属”之类的说辞,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早已有之,但它们多是指“一个中国内部的两个政权互不隶属”,并且这“两个政权”之上不仅有一个“虚体一中”作为“屋顶”,而且还有致力于未来统一的表述。譬如,在李登辉时期,1991年的“国家统一纲领”、1992年的《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等重要文件均隐含有“一个中国,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相关表述;1993年11月21日,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台当局代表江丙坤根据台“外交部”提供的文件发表书面声明:“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为历史、地理或文化含义的一个中国下,互不隶属的两个主权国家”;1994年7月5日,台湾陆委会发布《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正式抛出“一个中国,两个互不隶属的对等政治实体”的定位,并指出这个“政治实体的含义相当广泛,可以指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或一个政治组织”,但又同时指出“双方既不属于国与国间的关系,也有别于一般单纯的国内事务”。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抛出了“两国论”,即“1991年修宪以来,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李登辉所谓“特殊的”,其意涵是“两岸虽同属一个民族,但却为两个相互不隶属的主权独立国家”。很显然,这是他借鉴“东西德关系模式”的产物。

  然而,此次所谓“双十讲话”中的“互不隶属”,是指“两国互不隶属”,即“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相比之下,王英津认为主要有两点不同:第一,相较于李登辉前中期所谓的“两个政权互不隶属”,且两个政权之上存有一中“屋顶”,(不管是否真心)至少在形式上还有致力于统一的表述,而“双十讲话”所谓的“互不隶属”则是赤裸裸的“两国互不隶属”,既没有一中“屋顶”,也没有未来统一的表述。第二,相较于李登辉的“两国论”,“双十讲话”的“两国互不隶属论”更加激进。因为李登辉在“国与国关系”之前还加上“特殊的”作为前缀,而此次“双十讲话”的“两国论”则是直接的“国与国”关系。

  王英津分析第三个所谓“坚持”指出,按照民进党当局的阐释,大陆推进两岸统一就是改变目前所谓的“主权现状”,就是“吞并台湾”、“吃掉中华民国”。为此,在所谓“双十讲话”中,号召台湾社会要“确保主权、捍卫国土”,必须“团结起来,为世世代代的台湾人,守住主权,守住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其旨意是在对岛内各党派进行“民主民意绑架”,形成“携手拒统”、“共同捍卫中华民国主体性”的局面。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民进党当局的“拒统谋独”,通常会打着“维持现状”的旗号,给外界以“不统不独”的假象。所以说,其推行“台独”具有相当程度的隐蔽性、迷惑性,对此两岸人民应擦亮眼睛,注意识别。

  王英津表示,第四个所谓“坚持”是民进党当局为抗拒大陆的两岸统一政策而打的“民意牌”。两岸统一问题事关中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应由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峡两岸14亿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很显然,这是民进党当局借民主和民意来“拒统”而找的理由。这一论调具有迷惑性,但其实站不住脚。

  其一,台湾方面对于“现状”的界定本身就是错误的,台湾从来就不是“主权独立国家”。其二,这是对民主的异化和滥用,违背民主性公民投票的本意。台湾作为地方行政区域单位不能援引“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理论进行单方面的领土变更。所谓的“2300万台湾民意决定论”是对“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理论的断章取义,无论学理上还是在法理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王英津认为,所谓“四个坚持”是民进党当局精心设计的“拒统谋独”论述,是对其“台独”理论和政策加以整合与提炼的产物。从所谓“四个坚持”的内容看,有的以前就已被多次提出过,而有的则是首次提出。第二个所谓“坚持”,即所谓的“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系首次提出,但这是所谓“四个坚持”的核心所在。

  所谓的“四个坚持”,其核心旨意是“拒统谋独”。具体来说,第一个“坚持”旨在“拒统”;第二个“坚持”旨在“拒统”+“谋独”;第三个“坚持”旨在“拒统”;第四个“坚持”旨在“拒统”+“谋独”。

  王英津表示,很显然,民进党当局借中美战略竞争、美国盟友纷纷介入台海问题、美国所谓承诺保护台湾之际,利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这一重要时机抛出所谓“四个坚持”,直接将两岸关系界定为“国与国关系”,是为下一步落实所谓“台湾国家正常化”作理论铺垫。

  王英津,政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国发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比较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地方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治理、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出版《国家统一模式研究》、《自决权理论与公民投票》、《台湾地区政治体制分析》、《两岸政治关系定位研究》、《分离与统一:变动中的两岸关系》、《冲突与合作:海洋主权争端中的两岸关系》(第一著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分析》、《国际领土变更公投案例研究——比较视域中的“台独”公投》(第一著者)等著作,发表论文150余篇。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