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年轻人缘何“全面倾绿”国民党能急病乱投医吗?
今年1月11日,台湾举行“二合一”选举,亦即:台湾地区领导人及“立委”两项选举。寻求连任的民进党籍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获得817万票,大赢代表国民党出征的高雄市长韩国瑜265万票。蔡英文成为至199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开放“直选”以来,最高票当选者,突破了马英九在2008年台湾“大选”中斩获的769万得票记录。而在“立委”选举方面,在台湾立法机构113个席次当中,民进党拿下了61席,依旧单独过半,再次奠定“第一大党”的地位,而国民党虽稍有成长,却仅获38席。民进党依旧立法行政“一把抓”,“一党独霸”的局面未能被打破。对于此次“双输”残局,国民党进行了检讨,于1月15日该党召开的中常会上,公布了7大原因。其中最后一个败选缘由,国民党定调是“青年参与政治程度高,本党不受青年选民青睐”。显然,国民党已意识到其败选与年轻票源未能最大限度拓展有着密切关联,但仅陈述三言两语,并未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因应之策。
厦门市台湾学会理事杨昆福在《台海》杂志发表《台湾年轻人缘何“全面倾绿”国民党能急病乱投医吗?》署名文章,他从结构性因素致国民党流失年轻票源、贩卖虚假“芒果干”民进党大吸年轻票源、抢攻年轻票源蓝营切勿疾病乱投医三个方面对选举结果进行分析,以下是内容全文:
结构性因素致国民党流失年轻票源
据台湾选务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此次选举20到29岁的年轻选民共有311万多人,其中第一次获得投票权的“首投族”就有118万,而外界估计20到35岁的年轻票源将近500万。相对于此前选举年轻人投票率低问题,此次选举大量年轻人返乡投票,并将多数选票集中投给了民进党,此举被认为是国民党败选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为何会出现民进党受青睐,而国民党不招台湾年轻人待见呢?
其一,多年“独化”教育导致台湾年轻人“天然台”,其政治认同相对偏向绿营,这为民进党大量培养了“天然选民”。从上世纪90年代,李登辉主政台湾当局时期,推动“教改”在岛内中小学强化本土教育,凸显台湾历史比重,灌输“台湾意识”开始。后续经陈水扁8年执政,强推“同心圆史观”,进一步强化本土教育,并大肆推行“去中国化”等等。再到蔡英文主政的第一任期,变本加厉“独害”台湾年轻族群。除了悉数废除前任马英九对课纲的微调外,公然推动“台独课纲”,强行灌输“分离意识”,“洗脑”岛内青年学生。受李登辉及民进党当局多年在教育领域的“台独”教育影响,如今已经获得投票权及后续逐渐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一代,他们的史观认同及政治价值倾向自然而然会偏向绿营。
近些年来,不少台湾民调机构经常会推出各式针对台湾年轻族群的政治认同民调。毫无意外,历经“台独课纲”灌输的岛内年轻人,不少展现出强大的“台湾本土认同度”,并流露出与绿营政治操弄走向相符的“分离意识”。这种绿营人为强行塑造出的“天然独”或“天然台”,每年为民进党养成了大量的“忠实选民”,并成为该党进行政治动员的后备力量。在此次选举之前,也就是2019年11月底,台湾《商业周刊》针对“首投族”开展了一次民调,结果显示有高达83.1%认同自己是台湾人,而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仅有1.1%,认为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也只有1成左右。而他们最为支持的政党位列第一的是民进党,其次是“时代力量”,第三才是国民党。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包括国民党在内的蓝营政党,在与民进党进行政党竞争之时,特别是每逢重大选举,在争夺年轻票源之际,势必会出现“先天不足”的“症状”。而若民进党再进行意识形态动员,操弄“族群对立”或“世代之争”,国民党便会更加地被动。
其二,“百年大党”国民党排资论辈,年轻人不易出头的刻板印象难以摆脱。在2014年台湾学生反服贸集会活动后,当时主政台湾当局的马英九同时也是时任国民党主席,意识到国民党存在巨大的青年认同危机,开始开展与青年对话,并着手进行改革。然而,收效甚微。国民党在当年年底的“九合一”选举中惨败,年轻票源大量流向了民进党。2016年3月,洪秀柱接任国民党主席后,开始进行大幅改革,推行“用壮育青”策略,然而由于任期过短,未能真正展现出应有的成效。国民党于2017年5月进入吴敦义掌舵时代,党内依旧未能摆脱大佬政治及地方派系持续坐大的生态,年轻人难有“出头天”的刻板印象依然相当牢固。如此一来,国民党与青年族群之间的“疏离感”还是十分浓厚,这对于2020“大选”赢得台湾青年支持,在整体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其三,党籍候选人韩国瑜个人政治考量短视、选战策略偏差、个人形象遭扭曲,无形中排拒了年轻票源。2018年“九合一”选举,韩国瑜在参选高雄市长时,凭借诉求“庶民经济”,通俗易懂的选举口号及与台湾“网红”互动,经营网络有成,在台湾网络上营造了不俗的声量,赢得不少台湾年轻人的认同与支持。然而,刚当选不久,韩国瑜便凭借“韩流”趁热打铁,刚当选几个月便投入国民党2020党内初选,被冠上了“落跑市长”的标签。而绿营加大围堵韩国瑜,如将其在高雄市议会的“跳针答询”,贴上“韩总机”的标签。加上,韩国瑜天马行空的政见和表达方式,其原本接地气的行事风格被扭曲成“草包”。在绿营媒体及网络不断攻击和抹黑之下,“讨厌民进党”被成功演化为“厌恶韩国瑜”,韩国瑜与年轻人的距离越拉越远。并且,绿营疯狂炒作和消费香港“反修例风波”,并对韩国瑜不断进行“抹红”。韩国瑜的年轻人支持度急剧下探,而对手蔡英文却凭借狂打“危机牌”不断累积声量。
由于此前的“大选”,台湾年轻人虽然热情高,但投票率相对较低,基于此韩国瑜此次选举主打“国政牌”,强力诉求中壮年以上选民。尽管选战后期,韩国瑜转向经营年轻票源,前往参加颇受台湾年轻人支持的脱口秀节目“博恩夜夜秀”。据说在节目开播两个小时,便吸引30多万人次观看,3天便突破300万点阅率。然而,依旧未能在短时间之内,翻转台湾年轻人对其业已形成的刻板印象。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在临近选举投票前夕,台湾有个叫“Zuvio校园”的学生论坛发起网络投票,尽管参与投票的38.50%学生表示仍在观望,但有高达47.38%学生表态支持蔡英文,而韩国瑜仅获得4.76%。可见,缺乏大量年轻票源支持让韩国瑜在选战中陷入了相对被动的状态。
贩卖虚假“芒果干” 民进党大吸年轻票源
在以上陈述的相关缘由的基础上,此次选举民进党大打“危机牌”和“恐吓牌”,炒作消费香港“返修例风波”,利用网军带风向,并在选战后期成功将赢得的年轻人支持率,催票转化成投票行为,在年轻票源部分大胜对手,进而助力奠定“二合一”选举的胜局。
其一,民进党采用“口号式”民粹煽动手法,狂打“危机牌”,营造“芒果干”(所谓“亡国感”)虚假氛围,刻意扭曲事态原由,误导台湾年轻人的认知。2019年,原本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后,政治声望荡入谷底,气势低迷的民进党及蔡英文,在两个节点上扭转了支持率,骗取了不少台湾年人的支持。一个节点是1月2日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另一个是6月份爆发的香港“反修例风波”。“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后的制度安排,也是解决两岸僵局的最佳实施路径,这已成为共识。然而,蔡英文当局刻意将“九二共识”等同于“一国两制”,也就是将“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等同于“国家统一后的制度安排”。由于,绿营先前已大肆对“一国两制”进行疯狂抹黑和污名化,包括台湾年轻人在内的不少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内涵要义不甚了解,甚至存在较大的误解。绿营政客、意见领袖及亲绿媒体口径一致,“分进合击”地将二者做联结,加上国民党对“一国两制”的态度随绿营起舞,反而陷入民进党设下的舆论陷阱。原本秉承“九二共识”,主张两岸良性互动的国民党,其“两岸关系牌”对于吸引包括台湾年轻人在内的台湾民众的优势被大大限缩,甚至被消解。
而在2019年6月爆发的香港修例风波后,绿营政客及媒体再度借机炒作,刻意扭曲事态的原委,并选择性地放大个别冲突场面,将矛头指向香港特区政府及大陆。抛出所谓“今日香港,明日台湾”口号,营造所谓“芒果干”的虚假岛内社会氛围,大量骗取了台湾年轻族群的认同与支持。而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除了继续推波“修例风波”给台湾年轻人的错误导向外,蔡英文当局继续狂打“危机牌”,在“中共代理人修法”遭遇挫折后,民进党继续抛出对大陆充满恶意和挑衅的“反渗透法”,并于台湾“大选”前10天强行通过。而与此同时,运用“国安法”及“社会秩序维护法”等相关“法规”对台湾统派、旅行业者及两岸交流活跃人士进行“查水表”、骚乱恐吓和起诉判刑等等,形塑“寒蝉效应”的肃杀社会氛围。并且,在选前大肆炒作王立强虚假“共谍案”,再透过亲绿媒体及名嘴进行渲染和无限上纲,让所谓的“芒果干”更具“实感”,大量不明真相的台湾年轻人因此被误导。
其二,加强与网红互动,炒作网红事件操作两岸对立,拉拢台湾年轻人支持。在选举过程中,蔡英文加大与台湾网红互动的力度。比如,邀请台湾网红“阿滴”上她的专机,约台湾网红钟明轩到官方住所话家常,上网络节目“博恩夜夜秀”大秀平民,和擅长搭讪话术的“波特王”合拍影片秀被“撩”等等。蔡英文众多与台湾网红、Youtuber合作的影片大量吸引台湾年轻人点阅,并消除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其中,“波特王”在与蔡英文互动过程中引发了两岸舆情事件,与大陆合作方“Papi酱”公司“Papitube”终止合作,绿营及“波特王”趁势炒作,形塑所谓大陆打压假象,为蔡英文吸引年轻族群进行加码。而民进党当局借由争议巨大的“同婚”议题进行炒作并最终使“同婚”在台湾岛内“合法化”,也由此强化了台湾年轻族群的支持。
其三,选前通过各种形式和管道进行组织动员催票,借由加码营造“芒果干”虚假气氛,炒热“返乡投票”议题,民进党成功将岛内年轻族群的支持率转化成投票率,将网络声量变现为实际的投票行为。为了动员台湾年轻人“返乡投票”投票,民进党招数尽出,党政及外围组织倾巢而动,并且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为台湾年轻人返乡投票提供“动能”。一方面,炒作网络舆情,继续放大和消费香港“修例风波”,将“芒果干”运用到极限。绿营网军及民进党在网络上炮制宣传口号,政治人物及绿媒配合进行渲染,形成牢固的舆论生态圈。比如,蔡英文阵营选前抛出竞选广告“大声说话”,诉求所谓“只要我们团结,没有人可以欺负我们”,而绿营网军在网络散播所谓“台湾离香港不远,一张选票的距离”等话术,对年轻人进行催票。据台湾“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公布的数据显示,蔡英文的“脸书”和IG成为炒作“返乡投票”最大的声量来源,而且这些声量大部分是借由绿营意见领袖和偏绿的粉丝专业进行扩散。另一方面,除了在线上拉高网络声量,民进党也进行了线下的组织动员。比如,借助选举造势场合呼吁“返乡投票”,还不断召开记者会,并利用亲绿年轻社团组织“返乡投票列车”提供返乡便利。在选举投票前夜,甚至还推出数十位“首投族”代表,及将岛内各地由亲绿年轻人组成的“英眼部队”首次聚集,催高“返乡投票潮”。
抢攻年轻票源 蓝营切勿疾病乱投医
由上述陈述可见,此次选举,大量台湾年轻族群票投民进党而非国民党,既受岛内长期的“台独”教育、政党文化、社会氛围左右,当然也受选战策略、突发事件及候选人特质的影响。由于每次选举“首投族”不断增加,岛内年轻人的人口占比及投票比率也逐渐升高,这对于以选票为立基的台湾政党均形成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百年大党”国民党。然而,此次选举,虽然国民党未能有效吸收年轻票源,被认为是败选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这并非成为国民党内抛弃“核心论述”,甚至转向迎合年轻人的诉求,随绿营起舞的借口。
一方面,年轻票源具有摇摆性、易被煽动性特点,这种极具不稳定的特质很容易产生“钟摆效应”。虽然由于长期的教育灌输相对倾绿,但也若操作不当,年轻票源也可能倒向支持另一方。以2018年底的高雄市长选举为例,当时代表国民党参选的韩国瑜精准地抓住了年轻人的特性,透过与网红合作、开直播、通俗易懂的话语,成功营造了不小的网络声量,赢得了不少台湾年轻人的支持。并且,主打“北漂青年”话题,成功动员台湾北部的高雄青年“返乡投票”,从而在选战中赢得了主动权。而在选举的过程中,虽然是地方性的选举,而且高雄原本属于绿营大本营,但韩国瑜公开宣示支持“九二共识”,同样赢得了认同与支持。选后,“九二共识”一度成为当地网络的热搜词,不少人愿意去了解它内涵与外延。而在上届台湾“大选”中,也就是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同样不少台湾年轻人将票投给了民进党,但由于蔡英文上台后执政无能,她的年轻人支持度大幅下滑,甚至成为年轻人讨厌的对象等等。可见,年轻票源具有特定的属性,是可以被引导的。
另一方面,国民党因选举惨败目前陷入混沌状态,各种荒腔走板的改革提议不断被抛出。比如,中国国民党党名“去中国化”,拿掉“中国”两字议题再度发酵;所谓检讨“九二共识”,推出国民党版“台湾前途决议文”等等。这些急功近利的运作手法,无疑难以真正能取得成效,并且会丧失核心立场与原则,甚至可能会导致蓝营支持者崩盘瓦解,并赋予先前民进党“去中国化”举动“正当性”,无疑会自断手脚、自陷困局,显然是急病乱投医的提法。(作者:杨昆福,系厦门市台湾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