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徐晓全:2019年岛内高度评价大陆对外开放战略

2020-01-07 11:2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2019年,中国自贸区建设、海南自贸港、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引发岛内媒体高度关注。

  第一,瞩目大陆自贸区发展。《中国时报》题为《陆自贸区大跃进 台湾呢》的评论指出,大陆自贸试验区从一个点到多个点,再到全大陆连成一片向外辐射,与国际接轨,引领大陆走向国际化。大陆推出山东、江苏等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对外更开放的步伐,展现了以全球化对抗保护主义的格局,及按部就班推动其改革开放的战略鸿图。反观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成了画饼,“拼经济”成了空话。

  《经济日报》题为《从大陆经验看自贸区发展》的社论指出,大陆调整经济战略,利用具有试点性质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来突围,积极招商引资,并搭配中国大陆发展高科技的产业政策,作为未来带动经济成长的引擎。大陆自由经济试验区是以发展高端制造业及服务业为主,借由制度创新、法规松绑回归市场机制,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台湾却是毫无进展,台当局虽然“自由化”的口号震天,但并无具体的行动。

  《旺报》题为《大陆自贸区规模化的启发》社评指出,大陆自贸区布局历经四轮提升,在制度创新上为大陆全局提供更具规模价值的可复制经验。对缺乏资源和腹地的浅碟型岛屿经济体而言,自然禀赋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以对外开放、提升竞争力带动成长。然而台湾“拼经济”喊得震天响,执行力却乏善可陈,发展淹没在政治动员中,一次次错失客观理性讨论的机遇,台湾经济后果堪虑。

  第二,瞩目深圳的示范区地位。《经济日报》题为《深圳实验2.0版想对全球示范什么》的社论指出,大陆赋予深圳新定位、新目标、新使命,源自于更长远、更宏观的战略思维与布局。过去40年,深圳的实验1.0,目的是在搞一个“经济改革示范区”;未来30年,深圳的实验2.0,目的则是搞一个“综合改革示范区”。深圳的“示范”对象,恐怕不仅是全大陆,到2050年时,甚至不排除是对全世界的“示范”。

  《旺报》题为《抓住深圳示范区崛起机遇》的社评指出,深圳的新定位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先行示范区目标不仅在经贸、创新、科技等范畴,而在于制度与道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下,深圳的历史性定位背后,是大陆对自身发展制度与道路的充分自信。在深圳加速朝全球标杆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台湾更不该无视以深圳为首的大陆城市群崛起机遇,而应牢牢把握、积极融入,为自身经济打开出路。

  《工商时报》题为《不容小看的深圳示范区发展方案》的社论指出,将深圳建设成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示范区,目的显然是成为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与领导力的试金石。台湾如果短视地认为事不关己,继续沉溺于无止无境的政党恶斗与社会撕裂,时间终将做出最终的裁决,到时候才惊醒反悔,恐怕已经是噬脐莫及了!

  第三,瞩目“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旺报》题为《善用“一带一路”与世界对话》的社评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是因为它有一个真抓实干的实践平台——“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是有更高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即以中国的发展造福世界,以世界的进步服务中国,最终完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工商时报》题为《“一带一路”务实前行 台湾迟早联网》的社论指出,大陆将“一带一路”作为国际互利互惠的重要平台,将吸引更多经济体放心加入,连台湾亦势必迟早与其“联网”,实不容轻忽。未来若“一带一路”蔚成国际经贸主流,连西方国家也纷纷接纳,则台湾工商界必有与其“联网”需求,如盼两岸在台共建运输物流基地,或双方联手运营欧亚非商贸等。“一带一路”进入台湾,实已是可预见之事。

  综上所述,岛内媒体对大陆对外开放战略的关注,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岛内舆论的影响力。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必将日益迸发凝聚岛内人心的强大吸引力。(作者:徐晓全,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