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王建民: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台商投资新动向

2019-02-21 13:3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及美对华高科技企业的持续遏制打压,不仅对全球经济关系发展格局与全球产业链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给两岸经贸关系发尤其是大陆台资企业经营与投资带来重要影响,加上蔡当局支持台商“投资美国”、大力推动“新南向政策”以及鼓励台商回台投资,台商投资与布局出现新变化。

  大陆仍是台商最大境外投资目的地,但投资金额出现下降态势。近年来,大陆经济发展与营商环境出现重要变化,尤其是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发展,对台商在大陆投资经营活动与未来投资带来一定影响。依据台经济主管部门公布的资料,2018年,台当局批准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为85亿美元,同比下降8.1%,是连续三年呈现负增长。不过,由于大陆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链完整,尚未出现台商大规模外流或回流现象,大陆依然是台商投资的重要选择,一些台商在大陆的重大投资项目仍在持续推进,如媒体报道台塑集团三大公司规划投资823亿元新台币扩大大陆石化产能、鸿海计划投资90亿美元在珠海兴建半导体基地等,台商对大陆投资仍占了台对境外投资总额的40%,但较过去已明显下降。在新的经济形势之下,台商对大陆投资与经营方式等也在发生新的调整与变化,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巩固与鼓励台商投资仍是大陆重要的政策方向。

  台商返台投资动向明显,但远不如预期。依据台经济主管部门资料,到2018年底,表达愿意回台投资的上市(柜)台资企业超过60家,但实际付诸行动投资者则相对较少。2019年1月4日,台“经济部投资台湾事务所”召开制订“欢迎台商回台投资行动方案”后第1次联审会议,批准智邦科技、庆富实业等2家返台投资申请案,分别在苗栗广源科技园区与漳滨工业区分别投资8亿与9.6亿元(新台币,下同)。2月14日召开第二次“欢迎台商回台投资行动方案”会议,通过宇隆科技、亚旭电脑与迅得机械等3家台资企业申请案,总计投资金额21亿元,预计可增加700多个就业机会。同时,境外台资企业回台上市意愿增加,2018年共有8家境外企业(主要是台商在大陆与海外投资企业,称KY股)赴台上市(IPO),其中来自大陆的企业有6家,来自东南亚的企业有2家。另外,在大陆投资的台湾上市(柜)企业从大陆汇回资金显明增加,台行政部门前负责人赖清德表示,近两年来仅台上市(柜)公司从大陆汇回的资金已超过1500亿元。可见,台商回流现象已出现,但数量与规模还相当有限,与大陆累计超过10万个台商投资企业项目与近2000亿美元投资总额相比,仍是很小的比例。不过,2018年,外商对台投资金额增加较为显著,全年达到114.4亿美元,增长50%以上,创近10年新高,而且台湾民间企业大型投资(5亿元新台币以上)也出现显著增加。这显示中美经贸摩擦扩大与持续背景下,台商与外商对台投资有明显增加态势。

  部分台商将大陆生产线移回岛内或加大在岛内投资生产线主要集中在少数产业领域。一是资通讯、网通设备等产业,如广达、英业达、光宝与台扬等知名电子企业纷纷将大陆伺服器等生产线移回台湾。其中,广达已将2条高端云伺服器生产线从上海松江厂移回台湾,岛内产能月产能已达4000台,占了公司总产能的七分之一。另外,台扬(鸿海子公司)将大陆1条生产线移回台湾,英业达将部分智慧装置后段调整到台湾与马来西亚,光宝公司计划将伺服器相关电源、网通产品等转移到高雄厂,被动零件大厂国巨调降苏州厂产能、并宣布在高雄投资设厂。二是部分高科技产业。如华邦电宣布在高雄市投资3500亿元(新台币)在南部科学园区兴建12寸晶圆厂。三是自行车、食品加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台自行车知名企业巨大集团宣布因应中美贸易摩擦与欧洲对华“双反调查”,在扩大欧洲生产布局的同时将把大陆电动自行车厂部分生产线搬回台湾生产,目前台中大甲厂实施两班产生制。在大陆有重大投资的台知名食品企业大成集团日前宣布投资24亿元(新台币)在台新建食品加工厂。

  在台商回流岛内的同时,台商对外投资明显增加,但不同地区则表现各异。据台经济主管部门统计,2018年,台湾对外投资(不包括大陆)为142。9亿美元,年增长23.5%。其中,对加勒比海地区投资跃居第一位(1-10月达28.2亿美元);台湾对美投资增长显著,1-10月达16.6亿美元,年增长2.7倍,位居第二位。近两年来,鸿海、长荣等台湾知名集团等纷纷赴美投资,南亚公司规划2019-2021年在美投资总额达388亿元新台币。特别是不少台湾知名企业投资规划基本上在中国大陆、美国与南向国家三大地区布局。

  尽管台湾对蔡当局大力推动的“新南向国家”投资放慢,2018年投资金额24.3亿美元,同比下降34.7%(主要是上年几个大项目导致基数较高),但台商加快向东南亚等地投资布局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与趋势。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加上蔡当局“新南向政策”的引导与鼓励,台商顺势加快了东南亚、印度等地投资转移与布局。其中尤其以塑胶、化学、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最为明显,如台塑、南亚、台化、福懋与三福化学等纷纷在越南投资建厂,正新橡胶等增加在印度、印尼生产线。另有部分电子业台商也转移这一地区,台达电与金宝等加大在泰国投资,和硕计划在东南亚设立生产线,其中计划在印尼投资10亿美元。知名纺织企业儒鸿与聚阳等结束或减少大陆生产线,转向越南、柬埔寨与印尼 发展。日前,台湾第二大电子零组件厂商和硕决定投资3亿美元扩大印尼工厂产能及规划在越南投资,纬创公司计划未来5年在印度投资200多亿元(新台币),扩建在印度的手机组装厂与其他相关生产。另外,台金融机构也积极配合台商转移、加大在这一地区设立据点,其中在东盟10国就已有193个分支机构,投信总额近5000亿元(新台币)。只是“新南向国家”各地经济与投资环境差异大,台商各地投资转移表现差异比较大,其中对越南与印度投资增长则较为明显。

  可以说,中美经贸摩擦扩大与美国对华高科技企业的遏制,已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尤其是台商投资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台商回流与外移明显。尽管2018年台商对“新南向国家”投资出现下降,但台商持续加快向这一地区的转移仍是一股不可避免的趋势。日前,台湾商周集团、渣打银行与中华征信所公布的联合调查资料显示,台商海外投资布局,东南亚国家第一次超过中国大陆成为首选,是值得关注的新动向。(王建民,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福建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