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谈之三:《告台湾同胞书》因时制宜 反映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鲜明特点
编者按:
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和平统一方针实施以来两岸关系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深刻指出“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和平统一祖国大政方针,明确提出停止炮击、开启交往的具体主张,海内外舆论遍感“石破天惊”。这一大政方针,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审时度势,为新时期对台工作做出的历史性大决策;这些具体主张,深谋远虑、高屋建瓴,在两岸关系4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一一得到应验并升华。历史性大决策,带来两岸关系历史性大变化,揭示并推动形成祖国和平统一历史性大趋势。为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这一光辉历史文献发表40周年,本网特从今日起,陆续发表一组系列专谈文章。
《告台湾同胞书》因时制宜 反映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鲜明特点
当年,与国内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相适应,中国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尤其是继与日本建交、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后,又以美国同台湾“断交”“废约”并从台湾“撤军”为前提,完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谈判。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际社会形成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工作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提供相应条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随着“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需要“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欢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共同为祖国统一和祖国建设事业继续作出积极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战略部署在对台工作上的具体体现,正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所有爱国力量,既阐述了“各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更揭示了“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共同发展建国大业”乃形势发展所需和两岸人心所向。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落实文告中的基本主张,从主动缓和两岸关系入手,不仅在文告发表当日停止对金门岛屿的炮击,而且随后采取多方面举措,特别是将与金门一“炮”之隔的厦门划为经济特区,相继停止对台的海漂、空漂、高音喇叭宣传战,逐步落实对在大陆台胞、台属的政策,通过修改宪法增设特别行政区条款,适时撤销负责东南沿海地区的福州军区,陆续发布交通、民航、旅游等部门准备接待台湾同胞的有关规定。同胞亲情呼唤、民族大义感召。广大台湾同胞随即掀起要求两岸关系解冻的热潮,敦促台湾当局于1987年10月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于是,两岸对峙隔绝38年的人为藩篱终被冲破,两岸关系即由此开启新的发展进程。
可以说,根据祖国大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需要,《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及其相关系列举措的施行,展现热望、诚意,言必信、行必果,为两岸关系后来的发展起到了“破冰”“开山”的历史作用。(作者: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