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多元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经济发展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这就要求谋划和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能够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转换思维方式,摆脱经济发展老套路的束缚,深刻理解法律体系、党和国家机构、市场主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背景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改革经历了双轨制时期(1979-1993)、商品和服务市场化时期(1993-2003)、生产要素市场化时期(2003-至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辅助性、基础性上升到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的“决定性”,词汇的变化反映了党和国家经济治理思想的深刻转变。
无市场不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准则,保证价格机制的有效运行。
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之,上层建筑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也必然会深刻影响到经济基础的运行。党和国家机构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顶层设计的源头活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必须翻越的高山险阻,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历史变迁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强调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作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为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确保“人民满意”落到实处。“人民满意”这个关键词,彰显了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弊端的勇气。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实体经济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附、相互促进。实体经济强,则虚拟经济强,反之亦然。虽然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比重日益提高,但缺乏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没有制造业的强力支撑,其高速发展态势难以为继。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唇齿相依,虚拟经济也应主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并针对内蒙古的发展实际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紧紧依靠改革破解经济发展和结构失衡难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引领,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调动市场主体进入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引导市场主体以制造强国为基础夯实实体经济,在兼顾经济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提高的条件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最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晰渐进性辩证关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润滑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还需认识到思维方式和发展套路的切换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需要一个过渡期;同样,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渐进性的、积小变为大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伟大的成果从来都是来自于辛苦努力、每一天脚踏实地的努力、日积月累的业绩。因此,这需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聚合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包括台湾同胞在内。更为关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行合一,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作者:夏向阳 肖文,夏向阳系浙江大学博士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商学院副教授;肖文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