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十九大回声|专家谈】深入领会十九大报告中的信心决心与走心

2017-10-30 10:0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准时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历时3小时20分钟的报告令人振奋,催人行动,更创辉煌。十九大报告振奋人心,它深刻地回答了“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局难题,明确了未来几十年中我们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以及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的大问题。值得我们深刻领会、正确把握、全面落实。作为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的学者,我还特别关注了十九大报告中的涉台部分,虽然字数不多,却意义重大,主要体现于六大亮点中。

  一、继承性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指出,台湾只要回归祖国,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其余军政和人事等大权均由台湾当局掌管。这是我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雏形。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就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实践。2008年12月开启的两岸“三通”,以及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两岸和平发展局面,正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的实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我们仍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至十九大,几代领导人都坚持这一方针,是一脉相承又逐步推进这一基本方针的具体实践。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继承性、稳定性和发展性。显示了我们党和政府高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大旗的不变,既消除了岛内外对大陆对台政策的忧心与焦虑,也统一了人们对国家统一路径的认识与信心。

  二、前瞻性

  十九大报告为国家统一大业作出了方向性的战略指导。对报告中涉台内容的解读与把握必须放到十九大整体提出的新方位、新判断、新思想、新方略和新蓝图中去。第一个是“新方位”,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开辟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二个是“新判断”,提出了我国社会矛盾的转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三个是“新思想”,即新理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四个是“新方略”,习近平在大会报告中,从十四个方面谋划今后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第五个是“新蓝图”,两个阶段分两步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清晰地把台湾问题的解决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大框架中加以定位,使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逻辑架构更加突显。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进程是国家统一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国家统一是实现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趋势,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是为了保障和平统一的顺利实现。

  这就告诉我们,“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是与我们的新征程、新使命相符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新时代新历史伊始之际,我们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依然要高举“和平统一”大旗,走和平发展之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格局大趋势中去确定今后对台工作的大方向。

  三、柔软性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台湾问题的内容可以用8个字概括:真心、知心、暖心、通心。

  真心:第二段134字围绕的一个主题就是在为破解当前两岸关系政治僵局苦口婆心,表明我们对与台湾各党派团体交往的态度仍然是开放的、标准是一致的,展现了最大真心与善意。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

  知心:“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体现了大陆对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特有心态是“懂你”的,我们是充分理解和包容的。

  暖心:“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通心:“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文化交流合作的本质就是促进心灵契合,是“通心工程”。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概括为“和合文化”。什么是“和合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合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包容特性。两岸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合作共创新时代中华文化与价值,共同塑造中华文化精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贡献世界。

  四、坚定性

  第四段短短141字,已将反分裂的意志、信心和能力明确宣示。“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六个“任何”(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更是掷地有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划出的红线,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的坚定意志,这既是向一切分裂势力的警示,也是向国际社会的宣示,展现了高度的战略意志和自信。

  五、紧迫性

  紧迫性和自信性并举。紧迫性来看,台湾问题的解决似乎有时间表,即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站起来和富起来,国家不统一的案例在现实国际社会和历史上均可找到,但是强起来国家仍未统一则无先例。这也鲜明地告诉民进党当局及一切图谋“拒统求独”的人士放弃幻想,正视现实,重回两岸对话,共同推进两岸和平发展之路,一起振兴中华。

  六、务实性

  报告几乎用了前所未有的苦口婆心对岛内各党派和团体展开耐心的“促统”,对蔡英文当局及岛内一切党派团体既规定了极强的原则和底线,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展示了高度的灵活和务实,表示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给予了民进党当局“极大的转换空间。充分展示了我们“遏独促统”的耐心和意志。

  总之,要充分领会、深刻把握和精准落实十九大报告中的涉台内容,就必须将它们放在“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到哪里了、要到哪里去”的时空大格局去学习、思考,所谓“跳出两岸发展两岸”则更能有效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的形成。我们更应围绕“强起来”这一战略目标去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民族伟大复兴大业辩证统一起来。今后,我们的对台工作应该在上述时空大格局下既要找准痛点,激发痒点,联通节点,攻克难点,也要有极大的耐心、诚挚的真心、细腻的爱心和契合的通心去服务台湾民众,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者:潘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