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静涛:两岸交流三十年的省思
双向交流曲折前行
台湾与大陆隔离是中国内战与外力介入的产物。因长期的政治对立与军事对峙,两岸人民很长一段时间是“老死不相往来”,浅浅的海峡宽过太平洋,隔阂日深。
随着东西方冷战趋于缓和,中美两个长期敌对的大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尽快实现“通商、通邮、通航”,主动打开两岸交流之门,欢迎台湾同胞回乡探亲访友,投资兴业。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台湾领导人蒋经国害怕骤然调整两岸政策可能带来的巨大冲击,小心谨慎。在病逝前,1987年11月,他顶住顽固势力的反对,毅然决然开放老兵返乡探亲,为台湾对大陆交流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尽管是被动因应,由台湾民众到大陆的探亲热、旅游热,进而引发投资热,两岸交流高潮迭起,蔚为大观。
经过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1992年10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商谈,就海峡两岸事务性(公证书使用)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达成“各自表述”、“一个中国”的口头共识。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两岸授权民间机构领导人的会谈,达成四项协议。
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敌对状态,1995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可以共商国是,也可以先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就是相互走走看看,也是有益的”。
李登辉无意改善两岸关系。在美国的支持下,1995年6月,他到母校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表示要“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要争取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为了防止李登辉在1996年台湾第一次“总统”直选后宣布“台湾独立”,大陆在台湾海峡举行导弹试射和军事演习。
2000年5月,代表民进党的陈水扁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挑衅大陆,无意缓和两岸关系。大陆坚持“听其言、观其行”。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审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为今后采取各种方式维护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大陆适时推动两岸政党交流。2005年4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国民党主席连战。双方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交换意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新闻公报。
2008年5月,代表国民党的马英九上台后,兼任国民党主席,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大陆顺势而为,坚持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恢复商谈。
2008年12月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全面阐述了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指导性意见,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基础上,更加灵活而务实。
化解历史分歧,铸剑为犁,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多年,与台胞接触频繁。他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强调“两岸一家亲”,“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2015年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先经后政 先易后难
大陆通过经济交流来推动两岸民众的互动,为两岸关系的突破打下了强大的经济基础、民意基础。2008年5月后,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两岸通商、通邮、通航终于基本实现,两岸各项交流得以大幅度推进,从单向、间接、少量过渡到双向、直接、大规模。两岸交往机制化和制度化进程逐步推进。
两岸民众交流正日益向基层、向民间扩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大陆赴台交流团组主动走进台湾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工厂学校、医院社区,和台湾基层民众面对面接触交流,拉近了彼此距离,增进了相互感情。
大陆游客进入岛内,从最初的每天不到200人至最高每天超过5000人,给台湾带来巨大的商机。陆客赴台旅游,呈迅速上升之势,为台湾观光业带来庞大的客源和商机,联带交通运输业、餐饮业、零售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开放两岸直接通航,降低了运输成本,节省了企业的营运成本和民众的费用,提升了台湾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加了台湾海空港口运输能力。陆资正在逐步进入岛内,为台湾民众提供相当多的就业机会,补充台湾在某些产业、某些技术环节方面的不足,带动台湾第三产业的繁荣,为台湾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大陆多个采购团赴岛内,从高科技产品到水果,大量采购,台湾业者订单不断,缓解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为底层民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987年至2007年,两岸经贸交流是台湾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进入大陆。2008年至2015年,两岸经贸交流则是大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直接进入岛内。两岸“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良性互动格局正在形成。两岸经济互动不断升温,来之不易,是两岸人民长期努力争取来的。
自1949年以来,马英九当政八年,是两岸关系最为平稳的时期。大陆发展经济,需要一个和平与良性的两岸关系。两岸结束了恶言相向的对抗期,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多数台湾民众的认可。任何人都无法拂逆这股历史潮流。
两岸在政治上的冲突难有调和的余地。这也是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两岸在政治上仍然是隔海喊话。经贸交流则不然,双方有共同的利益,可以互惠互利,大陆主动让利于台胞,也有助于自身经济的发展。两岸关系催生出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先单向后双向、先民间后官方的互动模式。
紧紧依靠台湾人民
2016年5月,代表民进党的蔡英文执政。民进党成为“立法院”多数党。吸取了陈水扁执政八年的经验教训,蔡英文提出“维持现状”,承认有“九二会谈”,对外界模糊台独立场,仍不愿承认“九二共识”,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内涵。国台办与陆委会的互动、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交流难以持续下去。
大陆对台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成绩有目共睹。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在民间,在基层,在大众,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的台湾人民。对台工作应从基层做起,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持续进行,既要看到眼前,更要有长远目标。应多倾听台湾300多个乡镇民众的声音,与台湾乡亲常来常往,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台湾的青年学生,每年都在扩大中。他们需要工作,提高收入。对他们的过感言行应多体谅、包容。大陆有关部门可以适度引导一批台湾青年到大陆求职、工作、定居。因台独分子的恶意操弄,一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抱有成见,对于这批人,也应多加沟通,善意化解误会,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两岸关系的和平是两岸人民的共同福祉,台湾的前途在于全中国的完全统一。
台湾政局不断变化,上演政党轮替,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大多数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仍然是根深蒂固,不会因为岛内的政局一时迁移而发生根本性调整。面对台湾一些民众政治认同的变化,两岸更应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台湾教育界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师资队伍,大陆相关部门可通过定期召开论坛的方式,邀请台湾的专家、学者参会,共议加强中华文化建设,可先从沿海地区一些高校做起,共同编写教材,培养人才。
两岸双向交流30年,尽管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今已是硕果累累,成就显著,有经验可鉴,有力量可依,有路径可循,有规律可探。
两岸关系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难题,两岸在政治、军事、涉外事务领域的冲突不易化解,和平谈判仍未提上日程,敌对状态难以正式结束。台湾一些民众对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持怀疑态度,担心台湾筹码尽失。两岸交流的现状与两岸人民的期待有一定程度的落差,仍然保持很大的提升空间。
两岸人民基于民族大义,应该继续厚植共同利益,形塑共同价值,建设共同家园,使两岸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可长、可久,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豪与尊严。(褚静涛,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