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2018年台湾财政预算透露的政经信息
8月17日,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宣布2018年台湾当局财政预算方案,华广网24日刊载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建民的评论文章指出,台湾财政支出仍大于财政收入,持续维持“赤字预算”,属相对稳健略带扩张的财政政策。财源相对稳定,税收占财政收入(岁入)比例显著上升。社会福利与教育科学文化预算一直占据重要地位。“重军事轻经济”、公共建设投资预算创新高以及财政预算支出呈现明显的“重南轻西”。另外,台湾还在财政预算中拿出72.6亿元,以增强台湾的“软实力”。这部分预算是非常特别的,如何运用,可能不只是经济与文化方面的,还有着特殊的政治目的。
全文内容如下:
8月17日,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宣布2018年台湾当局财政预算方案,尽管尚须通过“立法部门”审议,但调整有限,方向大势基本确立。观察新年度台湾财政预算方案,透露出诸多政经信息。
第一,财政支出仍大于财政收入,持续维持“赤字预算”,属相对稳健略带扩张的财政政策。规划新年度财政收入预计18904亿元(新台币,下同),财政支出19850亿元,短缺946亿元,较上年度短缺1329亿元有显著减少,下降了28.8%,说明台湾财政形势有所改善。不过,加上债务还本支出790亿元,总计短缺仍达1736亿元,仍需发行公债解决。特别是若加上“前瞻计划”的特别预算(不包括在年度财政总预算之内),累计债务未偿还余额高达56977亿元,说明台湾实质财政情况并不好。
第二,财源相对稳定,税收占财政收入(岁入)比例显著上升。新年度预计税收收入达到15505亿元,占岁入比重的82%,较2011年度的71%增加了11个百分点。就是说,税收收入成为台湾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显示台湾经济基础仍较厚实,财政收入较为稳定。其中,以营利事业所得税占比重最高,达831亿元,增幅最高,达21.7%,说明台湾企业经营效益相对较佳,盈利丰厚,这与外界对台湾宏观经济形势不佳的判断有显著区别。不过,企业盈利主要集中在少数电子科技企业,如2016年台积电与鸿海集团两家公司的缴税就达约400多亿元,占了全岛营利事业所得税总额的16%。另外,居民综合所得税也达226亿元,年增长5.2%。相对的,公营企业对财政收入贡献甚少,财产与规费收入还出现衰退。就此观察,台湾经济好转,企业盈利增加与居民收税意识提高,所得税成为台湾最为稳定的财源。
第三,社会福利与教育科学文化预算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在“政事别”预算中,多年来,社会福利支出与教育科学文化支出一直占据前两位。在2018年度财政预算中,前者支出为4902亿元,占了24.7%,即占了近四分之一,高居第1位;教育科学文化支出 4020亿元,占20.3%,占五分之一多,居第2位;两者合计占了预算总支出的45%。这说明在台湾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之后,社会福利、教育科技文化支出远高于经济发展支出,而且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相对较好,实质上进入了高福利社会。
第四,“重军事轻经济”。2016年5月,蔡英文执政时的“520演讲”中,将经济发展议题置于政治、社会、两岸与对外事务之前,位居第1位,而且篇幅最多,显示她对经济议题的重视。然而在新年度“政事别”预算中,经济发展支出并不大,只有2454亿元,占总预算的12.4%,仅居第4位。这与蔡当局将经济支出的许多项目转移到“前瞻基础建设计划”项目的特别预算有关。相对地,蔡英文当局却将防务预算置于重要地位,全年预算达3200亿元,占了总预算的16.1%,高出经济发展预算3.7个百分点。这与蔡英文当局大力发展“防务产业”,推动所谓的“国舰国造”、“国机国造”,增加对美军购等有密切关系。问题是,台湾当局在财政紧张并大砍军公教退休年金待遇的同时,却持续增加军事防务预算,显然不合时宜。特别是台湾军事防备发展主要是针对大陆,显示出蔡当局强烈的“以武拒统”的政治对抗思维。
第五,公共建设投资预算创新高。新年度财政预算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编列了“十大特色重点项目”,其中以公共建设计划最为突出。蔡英文当局将扩大公共建设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2017年强力推动“8年8000亿”的“前瞻基础建设计划”,引起很大争议,后在立法机构审议中相互妥协达成“4年4200亿”的首期前瞻计划。在新财政年度的公共建设预算中,增加475亿元,达到3791亿元(包括不计算在财政预算之内的特别预算),较“经济发展”预算高出近800亿元,创2012年以来新高。在台湾统计主管部门2018年经济增长预测中,尽管民间投资持续不振,预计年增长1.55%,还低于2017年的1.7%,但“政府投资”大爆发,年增长速度达10.6%,创2000年以来的新高。不过,当局的公共投资所占比重不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限,即使“政府投资”大增加,2018年经济增长预计也只有2.11%,而且仍依靠出现与民间消费支撑,而不是投资带动。
第六,财政预算支出呈现明显的“重南轻西”。新年度财政预算中,将“新南向政策”的财政预算列为10大重点之一(其余为扩大公共建设、提升科技研发能量、加速5+2产业转型、教育与人才培育、推动长期照护2.0、强化食安管理等,均是蔡英文的政策宣示),而且大幅增加,从上年度的28.1亿元增加到72.6亿元,大幅增长63%,居各项支增幅出之首。可见,财政预算的“政治性”考虑甚强,完全在配合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相对的,却没有两岸交流方面的专门财政预算,虽然没有看到归属“陆委会”的预算,但依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思维与两岸僵局,预计只会有减无增。
另外,台湾还在财政预算中拿出72.6亿元,以增强台湾的“软实力”。这部分预算是非常特别的,如何运用,可能不只是经济与文化方面的,还有着特殊的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