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津:融合发展——习近平推进和平统一的新思路
资料图: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教授。(中国台湾网 张洁 摄)
在如何由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的问题上,大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日臻成熟的认识过程。两岸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新思路。该思路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的新转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通过融合发展推进和平统一的缘由和意义
第一,是在反思过去大陆对台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所作的调整。2008年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以来,随着两岸交流的扩大和深化,一个中国在岛内的市场不仅没有扩大,反而越来越小。这一矛盾现象深深困扰着大陆官方和学界。仔细研究后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元而复杂的,但其中关键的一点是:交流互动虽然可以增进两岸的利益连结,促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但交流只能增进两岸各自的利益,呈现出“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的割裂局面,而没有形成双方的共同利益,这便是交流的局限性所在。事实表明,只有在两岸交流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形成共同利益连结,才能更稳固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为和平统一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第二,是习近平对台思想达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标志。习近平自2012年担任总书记以来,先后提出过多个论述,譬如,“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心灵契合”和“两岸融合发展”等等,在这些论述中,真正标志着习近平对台思想达到一个新高度的就是“两岸融合发展”。这一政策理念与习近平先前的三大相关论述是一脉相承的,是将上述三大论述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两岸融合发展,让台湾同胞优先享受到中国大陆的发展机遇,优先享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带来的福利,才能逐渐形成命运相连的两岸共同体。没有融合发展,两岸就无法形成共同利益,也就无法做到心灵契合。
第三,是对从和平发展迈向和平统一道路的再探索。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一般认为,和平发展是迈向和平统一的过渡阶段,但事实表明,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台湾方面主张交流互动是为了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与大陆统一;交流可以扩大彼此利益,但不能形成共同利益,故出现了两岸越交流,一个中国原则越不被台湾民众所认同的奇怪现象。对于遏制“台独”而言,两岸交流的确有效,但其对于促进统一的功效并不显著,所以大陆急需一个弥补两岸交流短板的新方法、新手段。为此,习近平在总结过去对台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先后在不同场合逐渐提出了两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第四,是争取台湾民心工作平台的新拓展。过去,大陆开展争取台湾民心工作的主要方式是“入岛”,但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很大,很容易被岛内民众污名化,被视为统战、收买和拉拢,因而他们本能地加以抵制。而且,从这些年惠台让利的情况来看,受惠者多是中上层资产阶级,中下层草根阶层没有获得多少好处,利益分配严重不均,导致了大多数普通民众对大陆惠台让利的“无感”。这种状况使大陆在台湾开展的争取民心工作事倍功半。鉴于此,大陆开始调整工作思路,实现从“走出去”到“请进来”的转变,将争取台湾民心工作的场域从台湾拓展到大陆,让台湾同胞到大陆来就业,参与大陆的经济社会建设,并直接获利受益,如此就可以避免因中转环节太多而摊薄甚至截留惠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