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润梅:两岸“南南合作”有难度但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曾润梅日前在一次研讨会上指出,两岸“南南合作”(指两岸南部区域之间的合作)的政治基础相对薄弱,目前面临一定阻力与难度,但却具有重大意义与紧迫性。
两岸“南南合作”的基础薄弱及原因
曾润梅指出,从地理上看,台湾中南部主要包括台中市、南投县、彰化县、云林县、高雄市、台南市、嘉义县市、屏东县、澎湖县等10个县市,大陆方面幅员较广,从狭义来讲,主要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因台湾中南部绝大部分由民进党执政,且基层乡镇村里也多由民进党掌握,加上中南部民众在政治认同上“倾绿拒统”,“台湾主体意识”浓厚,因此两岸“南南合作”的政治基础相对薄弱。
曾润梅分析,历史上国民党“重北轻南”,导致台湾中南部经济社会发展较北部落后,以农渔业、污染较重的重工业为主,中南部民众大都为劳工及农渔民。绝大多数是本省籍闽南人,本土意识浓厚,较易亲近民进党、反对国民党。在民进党多年的深耕经营以及“台独”灌输下,中南部民众多认同民进党,在统“独”立场上倾向现状,拒绝统一,并逐渐成为民进党的大本营与票仓。
马英九当政时期,大陆深入台南推广农渔产品的契约合作,为该地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虽有助增强民众对大陆了解与正面观感,但却无法改变他们的政党认同及政治认同,另外,随着台湾经济持续低迷,中南部农渔民、劳工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使他们对政治认同与经济利益进行一些理性思考。
曾润梅指出,中南部民众是推进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心灵契合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难度最大的地方,却是最为紧迫的地方。只有深入台湾中南部,逐步导正中南部民众的国家民族认同、大陆观与两岸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两岸和平发展大局。
两岸“南南合作”面临一定阻力与难度
曾润梅指出,台湾中南部10县市基本被民进党掌控,蓝绿实力对比悬殊。在民进党、蔡英文当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的前提下,大陆南部省市与台湾中南部县市对口交流非常困难,只能采取其他更为灵活的形式推进。
台湾中南部民众缺乏两岸交流的资源与平台,到过大陆的人较少。他们对大陆的看法以及两岸观不是自身获取的,都是由民进党宣传以及绿营媒体刻意塑造出来的,他们深受《自由时报》及地下电台等舆论导向影响,在民进党及绿营媒体长年的负面灌输与洗脑下,对大陆持有一种非理性的敌意与负面看法。因而,多数中南部民众对于推动两岸经贸、文化、民间交流并不热衷。
特别是,台湾中南部民众对于大陆发展,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提高,没有与有荣焉的心理感受,反而对两岸实力对比差距扩大,充满恐惧与焦虑感。担心两岸经济合作密切,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加深,会损害台湾的“主体性”。担心两岸经济一体化会导致陆资、陆客、陆生入台,抢走他们的工作与饭碗。他们也把台湾贫富差距扩大归咎于两岸经贸合作,认为两岸和平红利“图利大财团与特定阶层”,中南部基层民众不仅没有获得红利,反而成为受害方。这使得推进两岸“南南合作”面临一定阻力与难度。
两岸“南南合作”可以潜移默化影响民众
曾润梅分析,因台湾经济持续低迷,中南部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佳,中南部农渔民及劳工收入大幅缩水。在现实生活的逼迫下,台湾中南部民众的想法也开始趋向实际,关注当下自身生活而非意识形态的人开始增多,对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改善自身生活状况不排斥的人也有所增加,这为推动“南南合作”提供了一定空间。
曾润梅还指出,虽然要想通过“南南合作”来改变台湾中南部民众根深蒂固的政治立场与身份认同非常困难,但是只要加强与他们的接触沟通,将会对他们由绿营塑造、先为入主的大陆观、两岸观产生一定影响。加上,中南部民众大多比较纯朴,除了一些极端分子,多数人还是可以经由两岸实际接触与交流,逐步改变对大陆的观感与看法,甚至对台湾前途的看法,当然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也需要长期的接触交流。一次性的浅层交流与合作,难以产生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