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白光炜:半年观察 蔡英文执政有四大特点

2016-11-23 08:3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以“520民进党执政半年来的两岸关系评判”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圆桌会议11月20日在京举行。据香港中评社报道,军事科学院台海研究中心主任白光炜出席会议并发言。他表示,半年来蔡英文的政策做法体现四个特点,分别是路线战略化、策略柔性化、民主工具化、力量年轻化。

  白光炜用三句话概括半年来的两岸关系:两岸制度化沟通机制处于停摆,两岸关系的对抗性持续上升,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风险不断积累。两岸关系对抗性和风险的产生乃至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民进党蔡当局政策上拒不承认体现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和其利用执政资源不断蚕食两岸政治现状的做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蔡当局的两岸论述至今仍没有过关、答卷仍未完成。

  白光炜通过观察蔡当局执政半年来在两岸关系上的政策做法,认为它既吸收了李登辉“台独”路线的核心内容,又吸取了陈水扁“激进台独”做法的失败教训,可以说是李、扁“台独”路线的升级版。所谓“升级版”,一方面,它在继承李登辉提出的“台湾民主化、‘中华民国’台湾化、两岸两国化”主张的同时,利用现有执政优势更隐性地向前推动;另一方面,避免重蹈陈水扁当年的覆辙,对扁的“四不一没有”进行了翻版,提出了新的“四不一没有”:现状不变、善意不变、不会屈服、不会对抗,没有“九二共识”。

  白光炜认为,蔡英文的政策做法有以下特点:

  一是路线战略化。蔡英文经过在李、扁执政当局的多年政治历练、两度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目前全面掌控台湾地区“行政”、“立法”资源,其推行政策主张的内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其外部环境也相对李、扁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也受到了更多的制约。因此,蔡当局推进“台独”的路线更加谋求长远、讲求章法,战略清晰、战术诡诈,吸取陈水扁时代“民间政治动员、当局强力推进、两岸激进冲撞”模式的失败教训,塑理念成为总方向、国际化成为新路径、“立法院”成为主战场,前有民间运动鼓躁先行、后有顽固“台独”裹挟推动,通过“解构两岸一中、重塑台湾认同”。

  二是策略柔性化。蔡当局不同于陈水扁的地方是,其两岸策略更加低调温和,政策表述更加模棱两可,具体作为更加柔软隐蔽,国际路径更加表里共进,实现形式更加务实灵活,但所谓的“柔性”“模糊”“低调”“灵活”只是表面,实质上则是:柔软中夹带着死硬、模糊中透露着清晰、低调中暗含着高调。在政策推动上,蔡经常躲在幕后,发挥其他政治力量、政治人物、政治机构的作用,有风险可推卸责任,有机会则顺水推舟。

  三是民主工具化。把民主当幌子、把民意做挡箭牌。对岛内民众,将民主作为话语制高点,赢得民众特别是年青人的支持;对岛内政党,借民主、民意搞所谓的转型正义,手刃国民党;对大陆,遇到大陆反对,就祭出民主、民意牌,把民主民意作为挡箭牌,甚至借助民粹力量对抗大陆;对美日,把民主当作选边站队的敲门砖,寻求外部势力的支持与帮助。从这一点上,蔡当局的政策可谓内外有别,对国民党毫不手软,一点也不柔。

  四是力量年轻化。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台独”接班人也从娃娃抓起,将“台独”诉求寄望于年轻一代,通过任用“台独”理念的教育、文化机构负责人,废止课纲微调,大肆推动“去中国化”,切断与大陆的历史连结等等,搞文化、教育“台独”。在一些议题推动过程中,让“时代力量”等新兴势力冲在前、打掩护,比如在推动达赖访台、“立法机构”成立“西藏连线”等方面,与“时代力量”演双簧、唱红白脸。

  虽然民进党重新上台给两岸关系带来巨大挑战,但白光炜强调,我们更应看到,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两岸我强台弱基本格局持续强化,大陆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和意志也越来越强。

  他指出,未来要弱化对抗、减少风险,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就要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要把“九二共识”这根维护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针牢牢地立起来。

  30年来,两岸围绕一个中国原则的斗争始终未停止过。过去8年的和平发展,两岸双方均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就构筑了政治互信的基石,两岸关系因此拨云见日、和平发展。如今,民进党再次上台,表面上声称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现状,但实际上拒不承认体现两岸同属于“一中”的事实,已经破坏了两岸关系政治现状,更谈不上建立政治互信,使得台海和平岌岌可危。在这个问题上,大陆方面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不会改变。目前最紧要的是台当局不管对“九二共识”作出什么解释,都不能否认其历史事实和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应本着建设性态度,积极面向未来,共同努力解决两岸关系中的新、老问题。

  二是把心怀两岸同胞福祉这个维护台海和平的基点真正地落下去。

  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不是为了一党之私、一己之利,而是为了两岸同胞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两岸是同胞兄弟、血浓于水,有责任共同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为子孙后代创造建设美好生活的和平环境。只有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放下历史包袱、积极面向未来,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在这一问题上,大陆的立场也是明确的: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决心和诚意不会改变。

  三是把获得外部势力保护伞这个危害台海和平的空想彻底地抛弃掉。

  从历史和现实情况看,实现台海安全稳定与地区和平的路径,不是台湾加入所谓的“区域和平与集体安全机制”,也不是等待“外援”改变亚太区域安全形势,而是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从长远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我们党的既定目标,台湾的前途系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同胞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是获得长期和平保证的通行证。

  四是把引起误判、制造对立这个破坏台海和平的倾向坚决地刹住车。

  520以来,台湾方面一再向大陆发出错误信息,一方面说“善意不变、不会对抗”,一方面又要“力抗中国压力”“摆脱对于中国的过度依赖”;台军方规划调整军事战略构想突出“有效吓阻”,“攻势”意味增强;台军机在海峡默契线附近高调进行实弹操演,等等,其所作所为,不得不让外界质疑其动机、担心可能的严重后果。如果类似“雄三误射”“火烧车”等突发事件再次发生,岛内相关势力借机挑起两岸民间社会对立,势必引发冲突扩大,甚至失控。因此,必须减少战略误判可能、防止安全隐患,否则只能把两岸关系引向冲突甚至战争。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