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当局利用陆客减少“摆脱大陆”押错宝
近半年来,陆客剧减冲击岛内旅游业,虽是蔡英文“柔性台独”的预期结果,但其带来的“断崖式雪崩”也令蔡当局颇为难堪,导致其自相打脸的尴尬不断,一方面掩耳盗铃地释放利多、诱导预期;一方面,用“纾困”政策画饼充饥。长远看,蔡当局“忍痛”继续推行旅游业“去中国化”的意图并未因两岸关系急冻和岛内社会震荡而改变。
旅游业者要什么
相比军公教“要尊严”,岛内旅游业者的万人大游行则直白提出了“要生存”,他们是对两岸关系“冷暖自知”的高敏感群体。陆客人数在政客口中只是数字,但对于业者却是实在的饭碗。
旅游业是无烟囱的工业,对经济成长有乘数效应,其单位可容纳就业人数是多数行业的近三倍。2015年,陆客赴台达到418万人次高峰,人均消费227美元/日,占总赴台游客的约40%。因此,陆客紧缩最先冲击的就是旅游业者。但业者真正不满的并非是市场是因经济波动造成盈亏,而是“因政策错误而崩盘”,并且当局既无可行的替代方案,也缺乏治标治本的危机应对措施。
蔡当局的“真心假意”
蔡当局在面临因陆客“急冻”而引发的旅游业“断崖式雪崩”时,呈现的是心口不一、自欺欺人的非理性姿态。
一是对大陆人民态度冷淡、反复。5?20以来,蔡当局刻意、系统地制造远离大陆的政治氛围,以顽拒“一中”、倒向美日“价值同盟”、重弹“新南向”和推行“主体意识”与“去中国化”等操作,“明知故犯”且全方位地破坏两岸交流。我们遗憾地看到,蔡英文基金会旗下的“想想论坛”转发“没有陆客的台湾真好”的侮蔑性文宣;蔡本人在火烧车事故中对遇难陆客表现出惊人的冷漠绝情。正如国民党所言,当局自上而下的恶意“吓退了陆客”。
二是营造假象,释放“陆客无用”的利多。虽然陆客缩减符合蔡期望,但似乎是抗压和应变能力不足,思路混乱的蔡当局又试图营造“欢迎陆客”、“陆客未减、可替代”的矛盾预期。例如,“政务委员”张景森称“陆客是朋友”,被蔡、林团队喉舌童振源以“非政策表述”打脸。更甚者,台“观光局”还一叶障目地拿7月份“陆客减少5.3万,总数增长1.9万”的数据做文章。但“增长部分”多为“以不明目的赴台”的“未列明国籍”人士,此项在前3年的月平均数为654、229和757,而7月份暴增至2万。柯文哲也称此数字“很奇怪”,当局欲以数字游戏欲盖弥彰地掩饰和渲染什么,不言而喻。
台“移民署”统计表明,在旺季8月,陆团客来台数同比剧减55%,随着9月份送件人数缩减,十一长假陆客或创“历年新低”。市场震荡恐再难用掩耳盗铃伎俩来掩饰。
空中楼阁般的“纾困”政策
业者不受蔡“注水牛肉”糊弄,上街抗议,因为对预期悲观,希望当局正视产业困境。蔡虽作态亡羊补牢,但其自相矛盾的纸上谈兵更令外界失望。
一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蔡当局仍以“发糖”思维收买业者。9月6日,当局拍板300亿新台币“旅游业升级、强化”优惠贷款,被批拆东墙补西墙,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反效果;“不如直接倒闭,还不用背债”;行业急需“客源而非纾困”,“是鱼而不是钓竿”。讽刺的是,童振源又改口称“欢迎陆客”,“务实派”张景森则指示“观光局”拿出“登陆揽客”方案,对于一意要让陆客远离台湾的蔡当局而言,无疑是一则黑色幽默。
二是外行指导内行、政治干预市场。蔡当局的设想方案因政治挂帅缺乏可操作性,被批“纸上谈兵”。其一,认为自由行是增长点,但背包客多以观景为主,唯团客才会有游览车和消费行程,行成产业链。其二,试图以“多元化结构转型”替代陆客,却不解决实际困难。当局建议专营陆客业者转型服务“南来”游客,无视陆客因“同文同种”和历史情怀,是最稳定的客源,东南亚游客早就被认为“远水不解近渴”;而服务陆客的华语业者多因学历、年龄而难以转型,易沦为政策牺牲品。其三,破坏旅游业生态。有陆客专营业者改做他国游客生意而引发业者间冲突,说明业界已行成相互关联、依存的生态圈。而当局却以阻绝陆客搞釜底抽薪式“改革”,是政治目的对经济民生的强暴和霸凌。
长期来看,蔡仍欲利用陆客减少“机遇”,力推旅游业转型,以摆脱“对大陆依赖”。然而,旅游业“命系陆客”,台湾并非特例,而是区域和全球市场共性,如韩国陆客比例更高于台湾。而大陆2015年出境游为1.2亿人次,台湾仅分得418万。可见,在开发还是拒绝陆客问题上,蔡恐怕押错了宝。而台湾真的“舍得”陆客吗?业者预期,深层危机在明后年才会浮现,届时蔡当局又会有怎样的发夹弯呢?(作者:刘匡宇,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