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平:台“国史馆”新规暗藏一石数鸟之计
近日,台湾“国史馆”调整新规则,将拒绝大陆及港澳地区学者调阅馆藏资料,引起两岸乃至国际学界的一片挞伐之声。香港中评社今日刊载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的文章指出,“国史馆”此举企图垄断学术资源、掌控学术话语权,阻碍大陆及港澳学者查阅档案,切断两岸史学学术交流,甚至将“大陆及港澳学者”列为“外国人”,推行“两国论”。隐藏着“一石数鸟”之计!刘相平直言,阻碍两岸史学学术交流,或许能在短时期内一时得逞,然而,“你来之前,悠悠千载已逝;在你之后,千载悠悠默待”,这种逆历史潮流的行经,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和淘汰!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国史馆”,主要职能是编史和保存各部分移交进馆的档案。截至1995年,该馆存有民国档案20多万卷,另存有人物档案18万卷(件),照片档案10万多张,不但包括1949年前后国民党政权从大陆运台数万卷“国民政府档案”、“行政院档案”、以及各部档案,也包括1945年台湾光复后形成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台湾省政府、台湾省地政处、台湾当局其他机构以及一些个人的档案。其中,1995年,由中国国民党党史馆移交“国史馆”收存的“大溪档案”(后取名为“蒋中正总统档案”),时间跨度为1923-1975年,计有4200万册、27.3万件,内容广泛、数量颇丰,史学价值极高。无疑,台湾“国史馆”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含台湾近现代史)的资料重镇,是两岸研究近现代中国史学者必访之地。
2016年7月26日下午,台“国史馆”网站突然宣布“台北及新店阅览室自8月1日起停止阅览服务”,进行为期约1个半月的整修;并在完成后,同步调整阅览规则。“新规则”除了规定对台湾人士实行“申请预约制”、台湾学者“若要查看则需提前15天申请,30天内回复”外,对阅档者的资格重新作了规定:删除了“原规则”中规定,删除了了“年满18岁以上,经政府核准入境之港、澳及大陆地区人士,应出具中华民国大专院校、学术文教机构、公务机关或本馆一级主管以上之推荐函,但烈士遗族为查阅先人史料,且持有证明文件者,得免具推荐函”、“本馆邀请之访问学者”的条款。
这是2016年台湾再次“政党轮替”后、吴密察担任台“国史馆”馆长以来的第一个重大举措。该举措引来两岸乃至国际学界的一片挞伐之声,然而,台“国史馆”一意孤行,只是把其“新规则”之“平等互惠之外国人”改为“外国人,以其本国法令未限制中华民国国民申请提供其政府信息者为限”而已!吴密察表示,“国史馆”只是“回归法制”,而此前台“国史馆”没有依照“档案法”办事。然而,在堂而皇之的语言包装下,吴密察及台“国史馆”隐藏着“一石数鸟”之计!
其一、企图垄断学术资源、掌控学术话语权。台“国史馆”馆藏档案,其1949年以前部分,大多已经开放,为近年来史学界的研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然而,其1949年以后的档案,则刚刚列入“开放”行列,学界运用也才开始起步。根据吴密察“新制”,这批档案的运用权已然落入少数人手里!对于大陆学界而言,这批档案是“中国现代史(含台湾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对吴密察等人而言,这批档案则是“台湾现代史”的核心资料。掌握了这批资料,吴密察等人就可以掌握1949年以后“台湾史”的学术话语权,私心自用,可见一斑!
作为“台湾史”研究的“大佬”,吴密察的利益丝毫不会受到“新制”的影响,其徒子徒孙的利益也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就台湾地区而言,相较于研究“台湾史”的学者依然可以“吃香喝辣”大快朵颐,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则可能要“捧碗拄棍”四处乞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迫于生计,或许最后不得不改换门庭,投在吴密察等“台湾史”研究的“大爷”、“大佬”门下,以求残羹冷炙。当然,这只不过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台湾学者再次受憋屈而已。吴密察的做法,死道友,不死贫道矣!甚至可以说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或许,吴“馆长”据此还可以做做在台湾史学界“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美梦!
其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充当“文化台独”的急先锋。吴密察曾活跃于“太阳花”学生运动、“反课纲微调”运动,多次发表“反中”、“独派”言论。蔡英文任命其出任“国史馆”馆长,与此密切相关。此次他推出“新制”,阻滞“中华民国史”研究是直接目标之一,其背后目的则在于进一步建立台湾的“主体性”,利用掌握资料之便,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和台湾政治氛围的变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推行“去中国化”,充当“文化台独”的急先锋。
其三、阻碍大陆及港澳学者查阅档案,切断两岸史学学术交流,甚至将“大陆及港澳学者”列为“外国人”,推行“两国论”。7月30日,吴密察表示,“由于大陆地区人民不符合‘具有中华民国国籍并在中华民国设籍之国民’或‘持有中华民国护照侨居国外之国民’之要件,自然不得申请应用‘我国行政机关档案’”。按照其“新制”,2016年8月1日后,大陆学者就不能前往“国史馆”查阅档案。其切断两岸史学学术交流的用心可见。
但倘若大陆学者实在必须要前往台“国史馆”查阅档案资料怎么办?是得依照“平等互惠之外国人”或“外国人,以其本国法令未限制中华民国国民申请提供其政府信息者为限”的条款申请么?这是要逼迫大陆学者乃至港澳学者接受和承认两岸是“两个国家”么?吴密察这个用心,不能说“不险恶”!
其四、牵拖大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逼迫“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采行“两国论”。吴密察说,“我们并不是完全不开放给大陆,而是希望两方,例如‘国史馆’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机关与机关做档案阅览上的互惠”,“你让我看,我让你看”。吴密察这是在帮台湾学者说话么?
事实上,地处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对待前来查档者,从来没有区别对待“大陆学者”和“台湾学者”,凡是可以开放的,一视同仁,没有“二样心”!笔者撰文时,依然有台湾学者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哪来单单不给台湾学者查档、阅档的事实?可见,“你不给我看”只是他为了“我也不给你看”捏造出来的借口而已!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也一直努力寻求与岛内学术机构合作,也颇有进展和成绩,
在马英九“执政”期间,第二历史档案馆与台湾有许多交流互动,曾经在台北举行过“孙中山档案文献特展”,还与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大学举行档案交流及互换的合作项目。但确实没有和台“国史馆”合作,但吴密察就可以此为由,剥夺所有大陆学者赴“国史馆”查档的权力吗?好大的“官威”啊!
再说,若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台“国史馆”合作,应该在什么样的基础上的合作?也得在“平等互惠之外国人”或“外国人,以其本国法令未限制中华民国国民申请提供其政府信息者为限”的条款下“合作”么?这种雕虫小技,也好意思拿出来,实在小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了吧?这简直是吃人够够啊!
台“国史馆”至今仍然在宣称“完整开放档案,促进学术自由”,吴密察则宣称其“新制”“跟任何政治因素都无关”,这实在是笑话!大家都看得出来,“国史馆在搞政治”!“蔡英文上台后,各部会机关‘独’的意识越来越浓”,“国史馆”“用意识形态凌驾学术研究”,只是其中一个表现而已,只不过这一“新制”“有碍历史学研究的独立尊严和追求超越性价值的研究初衷”,让学界一眼看破手脚,令人不齿!
近年来,随着两岸和平发展进程的深入,两岸“共享史料”、“共写史书”的呼声越来越高,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也曾公开呼吁,两岸能“共享史料”,两岸史学交流日益密切,两岸史学研究日益活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之下,吴密察的“新制”就是一种“倒行逆施”,这确实使得人们“怀念”起马英九了!
但是,吴密察的“一石数鸟”之计真能得逞么?吴密察真能在台湾史学界“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么?绝不可能!台湾虽小,倒也卧虎藏龙,绝非吴密察可以只手遮天。吴密察企图利用“权势”,通过“掌控资源”的机会,阻碍两岸史学学术交流,或许能在短时期内一时得逞,然而,“你来之前,悠悠千载已逝;在你之后,千载悠悠默待”,这种逆历史潮流的行经,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和淘汰!至于他想通过所谓的“新制”,兜售和推行其“台独”理念和主张,则只能是痴人说梦。(刘相平,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台湾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