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关注两岸形势新变化 呼吁台当局回应"九二共识"
7月26日,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今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中国台湾网 张洁 摄)
中国台湾网7月27日成都讯 (记者 张洁)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26日在成都举行,近百位学者围绕“维护共同基础,增进两岸福祉”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与会学者普遍反映了对民进党执政后的两岸形势的忧虑和担心,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台当局在两岸同属一中这一问题上采取模糊的态度。学者呼吁民进党必须明确回答是否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和核心意涵,切勿陷台湾人民于历史的深渊。
中国统一联盟主席戚嘉林表示,“九二共识”是这8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现状”的政治基础,如果不接受“九二共识”及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就是改变了两岸关系的“现状”。
他表示,“九二共识”及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核心意涵的两岸政治定位,事涉两岸究竟是统、或是“独”的民族千秋大义精神所在,是不可回避的政治问题。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表示,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系将进入对立、对抗与竞争的历史新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两岸关系,台海地区的现状、稳定与和平将面临挑战。
台湾《观察》杂志社社长纪欣表示,蔡英文虽认知到两岸关系对台湾发展及前途至为重要,却不愿采取任何措施,消除外界对她是“铁杆台独”、民进党是“台独党”的疑虑;她也频频放话要求大陆保持弹性,自己却寸土不让,这些均不利于改善两岸关系。
针对蔡英文520的讲话和上任两个月来的表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郑剑表示,迄今民进党当局给出的是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是一篇埋藏祸心的答案,是一篇随时可以撕毁的答卷。核心是其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历史事实,更没有认同其核心意涵,同时还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社会上继续推行“台独”分裂举措,蚕食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家民族认同基础。
郑剑指出,民进党必须明确回答是否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和核心意涵。某些人不应指望使用一些带有强烈策略性、投机性、模糊性色彩的说辞和手段,便可以拖下去、熬下去、耗下去。
此外,与会部分学者还针对两岸经济合作发展及青年交流的具体问题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存毅表示,新执政的蔡英文当局至今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受到动摇。两岸既有的制度化合作机制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两岸政经两界无法有效推进下一阶段的产业合作与协调,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层问题会进一步放大,两岸政治与经济关系的互动处于微妙的盘整节点。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分析两岸金融产业合作的情况时指出,由于两岸金融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制度环境不同,两岸金融产业各有优势和不足,互补性强,合作互利空间广阔。
他表示,近年来,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但两岸金融合作进展缓慢。随着大陆以综合经济实力为后盾的金融国际影响力日益凸显,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时,中国大陆“十三五”规划启动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两岸金融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两岸业界能否抓住这一新的机遇推进两岸迟滞的金融合作,除了要克服政治上的重大障碍外,要根据现有条件及两岸金融产业各自的优势,寻找互补合作空间。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今年3月时指出要开展面向台湾青少年的体验式交流,6月在厦门出席第八届海峡论坛时曾提到,要多举办一些体验式交流,让两岸民众乐于参与、有所收获。
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针对“体验式交流”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可以试着从过去的“结果式交流”变为“全程式的参与交流”,从“生活式参与”变为“成长式参与”,从“感恩式交流”变为“反省式交流”,“让台湾青年从设计环节开始参与,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印记,让他们能够自我反省,把下一次的交流设计得更有收获。”
他表示,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体验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如何让短期的两岸青年交流达到体验的效果,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