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周:废止微调课纲背后隐藏政治暗算
5月31日,台当局“行政院”公告“教育部令”,废止2014年2月10日号令修正发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将“课纲”一事再次带入关注视线,华广网今日刊载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研究员袁周的文章,分析民进党当局废止微调课纲背后隐藏政治暗算。作者认为台当局迫不及待废止微调课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自己培养支持“台独”后备军。推行“台独”和媚日教科书最大危害就是使台湾青年世代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更加混乱,对两岸关系和祖国大陆缺乏正确的判断和认知。这样的历史责任,民进党不背,谁来背?
全文内容如下:
民进党上台已满一个月,在行政决策上颇多首鼠两端、摇摆不定,但在“去中国化”上却精心布局,“果敢”有加。5月31日,民进党当局屁股还没有坐热,即以“行政院”公告“教育部令”,废止2014年2月10日号令修正发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并决定撤回对“太阳花学运”中冲入“行政院”民众的起诉。尽管民进党对此轻描淡写,声称与“去中国化”没有关系,但这恰恰暴露出其一以贯之的政治算计。
台湾“课纲”乱象的始作俑者是李登辉。1997年李登辉强推“认识台湾”教科书,历史篇将中国视为压迫台湾人的“外来政权”,美化日本在台殖民统治,社会篇虚构“台湾命运共同体”,割裂两岸联系。2000年陈水扁执政之后,教科书采用杜正胜的“同心圆史观”,课纲、编写、审查等三道关卡全面“独化”,将明代中期以降的中国史列入世界史范围,将“一边一国”、“日本殖民有功”的观点灌输给台湾学生。马英九执政前7年,受民进党和“独派”学者掣肘,新版教科书几乎仍然维持陈水扁时期的内容,直到2014年才通过微调课纲,将“中国”改为“中国大陆”,“日本统治”改为“日本殖民统治”,并重新纳入“光复台湾”等等,后虽遭到民进党抵制,新、旧课纲并行,毕竟在思想教育领域拨乱反正迈出了第一步。但好景不长,今年5月20日台湾政党轮替后,这一课纲即遭到新当局强行废止。
民进党为何迫不及待地废止微调课纲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自己培养支持“台独”、“反共仇中”的后备军。教科书是影响青少年思想观念、形塑青少年政治认同非常重要的工具,李登辉、陈水扁当年处心积虑地搞教科书改革,就是想从根子上向台湾青年头脑中植入“台独”芯片,好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服务。李登辉就曾经说过,只要有65%的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台湾就“独立”了。目前,台湾30岁以下的青年世代基本是“台独”、皇民史观、“反中仇共”教科书的产儿。受“台独”教育和“绿化”政治氛围影响,台湾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与“中国人”渐行渐远,许多人“反中”“拒统”意识浓厚,容易受到“台独”思想的蛊惑。在“反服贸”、反课纲微调等运动,台湾青年学生充当了马前卒的角色,难怪蔡英文不无得意地宣称“台独”是青年人的天然成份。
民进党食髓知味,这次蔡英文任命反课纲微调最坚决、“去中国化”最勇悍的潘文忠和郑丽君分任“教育部长”和“文化部长”,且在第一时间就废除课纲微调,显示出民进党当局决心回到“去中国化”政策的老路上,更不排除其吃定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对台方针政策,加大与大陆争夺“三中一青”阶层,以便随时拿民意作“台独”的挡箭牌。由是观之,蔡英文决不可能“冻独”,而会继续不遗余力、明暗结合地“推独”。
对于台当局废止微调课纲,国台办发言人发出警告说,民进党当局“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潘文忠狡辩说“是从专业、从程序、从法制面”来处理,民进党“立委”黄国书甚至无赖般地回应,台湾“制定的政策当然是由自己负责,不会叫国台办负责”。
真的不知道后果吗?推行“台独”和媚日教科书最大的危害就是使台湾青年世代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更加混乱,对两岸关系和祖国大陆缺乏正确的判断和认知。表面上民进党可以混水摸鱼,但两岸民意尤其是青年人的政治对立也将因此变得更加尖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将更加薄弱。这种后果就像癌症一样,时间越久,越难医治。当两岸民心渐行渐远之时,两岸和平统一的机率也将逐步缩小。这样的历史责任,民进党不背,谁来背?(袁周,作者系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