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台湾“大选”后尤须重塑“中国认同”

2016-01-18 10:12:00
来源:海外网
字号

海外网“金台沙龙”活动现场。

  1月17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的第二天,海外网举行主题为“‘大选’后的台海局势与两岸关系”的第三期“金台沙龙”。与会专家学者就此次选举的结果和未来台海关系走势进行了分析。多位学者指出,选举后的两岸关系形势比较严峻,未来一段时期内,能否扭转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在“中国认同”上的观念,是关键问题。

  为何“蓝下绿上”?

  专家们首先对于此次选举中“蓝下绿上”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多位学者认为,国民党败选是其长期积累问题的总爆发,而此前的“反服贸”运动正是一次“预演”。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余克礼表示,其原因,首先是从2008年执政之后,国民党未能坚持其长期的“反台独”、“一个中国”等基本理念与核心价值,马英九上台后也没能利用执政的有利地位,有效扭转绿营“去中国化”的操作,使得国民党日益松散,失去了战斗力。而伤害“军公教(军队、公务员、教师,蓝营传统“铁票”)选民利益,未能处理好与地方派系关系,以及未能跟上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国民党的衰败。“国民党这次大败是必然的,只不过来的早晚而已。”

  不过,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刘红指出,国民党此次的失利与08年民进党相似,先是在地方选举中大败,进而在领导人选举中下台。目前国民党很困难,但还是有很多可以作为的地方。未来,国民党能否“凤凰涅槃”、赢回政权,一方面取决于能否推出一个有力的领袖人物,在败选后锐意改革,重新发挥其大陆政策等优势,发挥有效的在野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蔡英文政权能否吸取陈水扁、马英九执政的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原有错误。

  蔡英文时代两岸关系怎么走?

  专家们的讨论紧接着转向了蔡英文当选后的两岸政策。蔡英文在选举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表示,将会建立“可持续的两岸关系”。对此,多位专家表示,蔡英文虽然不会选择立刻挑衅大陆,激化两岸冲突,甚至还会做出一些缓和的姿态,但在民进党以如此大的优势赢得选举的情况下,很难期待其改变“台独”基本立场和接受“九二共识”。

  有专家认为,在第一任期内,蔡英文会选择首先稳定政权,处理内部事务,对大陆大打“加强沟通”的“太极拳”,以“柔性”方式对待大陆的压力;如果做出某些刺激大陆的激进“台独”做法,也会是在第二任期内。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指出,过去二十年,台湾陷于“蓝绿”等政治内耗,错失了发展良机,从亚洲“四小龙”之首一路滑至末尾。未来蔡英文政权如果继续两岸对立,台湾经济不会有前途,两岸力量对比和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将继续倾向大陆一边;不过,大陆也存在着增强“软实力”的问题。

  反“文化台独”呼唤“国家认同”

  与会专家认为,蔡英文吸取了陈水扁时期“激进台独”失败的教训后,可能利用执政地位转向教育、媒体等领域的“柔性台独”。这对两岸关系的破坏力虽然隐蔽,但力量巨大。正是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去中国化”的教育和宣传等,使今天的台湾年轻一代对“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大幅下降,甚至在台湾形成了“逢中必反”的氛围,对此次的选举也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这一点,从“反服贸”运动到选前的周子瑜事件中有明显的体现。

  李义虎表示,“文化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在两岸的文化交流中,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会重新增强对“一个中国”的文化认同,从而过渡到相应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增强对国家统一的认同。在文化交流方面,大陆有着经济实力、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难点,如台湾方面对两岸文化交流存在保留、对两岸文化交流机制化设置障碍,以及美国在此问题上的阻挠等。

  尽管如此,多位专家指出,国家认同非常重要,甚至是未来两岸统一最关键的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郭震远指出,统一是政治行为,不是经济行为,遵循的是政治的逻辑;即使两岸经济往来更加密切,也不能保证必然走向统一。本来政权是在这方面影响力最大的,但马英九政权执政八年,却未能扭转台湾“去中国化”的进程,甚至国民党自身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反而有所倒退。在台湾国家认同已经发生混乱的情况下,如何重建“中国认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文/王少喆)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