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党朝胜:“习马会”正当其时、影响深远

2015-11-05 08:0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11月4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宣布,经两岸有关方面协商,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张并强调,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名义举行,这是两岸政治分歧尚未解决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各界期待已久的“习马会”终于成行!此消息不仅引起各界震撼,更将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一个新境界。

  一、“习马会”众望所归、水到渠成

  所谓“众望所归”,就是举行两岸领导人会面是两岸同胞乃至国际社会的多年期待,有关各方也曾多次尝试。1995年1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俗称“江八点”)中又倡议早日举行两岸领导人见面。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两岸政治互信的不断强化,各界对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期待不断高涨,甚至一度传言,双方已规划好两岸领导人在某地(如金门)见面。后虽未实现,却使各方更加期待。因此,大陆正式宣布两岸领导人的见面,实可谓察民意、顺民心。

  所谓“水到渠成”,就是两岸领导人会面应顺势而为,既不能在条件不成熟时强推,以至欲速则不达,也不能在条件已成熟时仍瞻前顾后,以至错失良机。确实,两岸领导人会面兹事体大,既不能“为了见面”而不顾一个中国原则,更不能为“创造历史”而在意“早一天或晚一天”。否则,只会反让各界失望,甚至给两岸关系长远发展带来无穷后患。目前,两岸双方经过多年努力,尤其是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历经7年有余,已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创造了充分条件。现又经双方认真细致周密严谨的协商部署,妥善解决相关“技术性问题”,使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水到渠成。

  二、“习马会”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所谓“名正言顺”,就是会面以“两岸领导人身份举行”最妥。“习马会”到底用何种身份一直为各界关心,也有各种建议,包括“主席”对“总统”、“国共两党领导人”、“先生”对“先生”、“两岸领导人”等。然而,“主席”对“总统”与两岸各自现行法律制度规定“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不符;以“两党领导人”见面,除马不再具国民党主席身份外,更会窄化会面意义;以“先生”对“先生”则属“私人”性质,与两岸领导人首次见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格局不符,也降低了会面的性质功能。用“两岸领导人”身份则不仅可避免法律问题和政治困扰,还可让双方有更多发挥空间,确为“两岸政治分歧尚未解决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

  所谓“师出有名”,就是双方“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确属最佳选题。自2008年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全新局面后,成绩斐然,两岸关系也迎来前所未有新局面,但应看到,在7年多的交流过程中,因长期隔离导致的两岸间的一些政治分歧、心理差距与利益冲突等“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且相互交织、掣肘,制约了两岸关系深化步伐,需要两岸共寻解决之道。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全体中国人的夙愿,已到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接近实现的关键时刻,如何更有效地整合两岸力量,让“两岸同胞携手共圆中国梦”的蔚然之势不可逆转,也需两岸共同磋商。因此,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交换意见”,确属最佳选题。

  三、“习马会”正当其时、影响深远

  所谓“正当其时”,选择此时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确属最佳时机。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于重要节点。一方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另一方面,岛内局势发展又给两岸关系前景增添了些许变数,尤其是岛内民众对2016年“大选”后的两岸关系走势有疑虑。在此关键时刻,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不仅会让各界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也让两岸关系发展前景有拨云见日、更上层楼之势。

  所谓“影响深远”,就是此次双方领导人会面将有力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众所周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原则是,在国家尚未统一前,两岸共同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是两岸关系之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是,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深化两岸和平发展的方法是,坚持从中华整体利益高度和历史发展趋势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方向,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展”,坚持稳定推进全面发展。可预见,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的会谈时,必将紧紧围绕上述议题深入展开,并可预期达成丰硕成果。这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并且,一旦确定大势,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是谁都不敢逆潮流而动。

  总之,“习马会”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又必将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家有幸躬逢盛世,不仅要倍加珍惜,更应预祝顺利成功!(作者:党朝胜,系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为中国台湾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