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割台殉国义军统领邱国霖大陆祖籍迷团终解
其四,在该书附录《邱绍祖先生访问纪录》中,邱国霖的曾孙邱绍祖说:
“我们邱氏家族的来台祖是道芳公,主要是务农生活,转辗要传承到金亮公时才算有所转变。……长明公为我的高祖父,共育有五子,其中三子为盛秀公,是我的曾祖父,……盛秀公共育有五子,其中长子云兴公就是我的祖父。”(该书第255-256页)
其五,1966年由“台湾新竹县丘(邱)氏宗亲会”编印的《丘(邱)氏族谱汇编》中,载有《嘉应州长乐县横流度李田圆墩下系谱:梅县瑶上乡二郎公派下世系表》。该表清楚地记载:“来台开基祖”为十二世道芳公,并明载其“辈序”为:“芳、彦、应、金、明、秀、云、仕、绍、德、庆、福、新、锦、祥、宏、才、胜、荣、昌”。(见该“族谱汇编”第140-141页)而邱国霖家族,从十二世邱道芳至二十一世邱德惠,正是严格按照上述“辈序”排辈的。(见前文)
其六,比照2007年大陆出版的《丘氏族谱》(主编,中华丘氏肇基公族谱编委会,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与上列台湾方面的资料完全吻合。
(一)该“族谱”《肇基公世系》中记载:
“肇基公一世肇基(讳升,号双榕)——二世法广(居五华利田,讳广赋)——三世钦——四世俊——五世万辉(后裔移创陆河、台湾)”(见该“族谱”第238页)
(二)另,该“族谱”《肇基公派下丘氏族谱》记载:
“十二世道芳(居五华横流渡利田圆墩下,生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长大后迁台湾大甲日南开基繁衍,生五子)——十三世东彦——十四世应魁——十五世金亮——十六世长明——十七世盛秀(国霖),妣黄氏——十八世云兴——十九世仕荣”(见该“族谱”第304页)
(三)又据该“族谱”丘味森撰《五华利田迁祖仙骸记》中记载,可知,海峡两岸五华丘氏宗亲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即有密切往来:
“1996年清明日早五点钟,同友茂兄台租坐东风小贷车往五华利田(古称长乐横流约古里利田)。请出二世祖法广公于上陇重新择日安葬……幸台亲道芳公沛下(疑为”派下”之误——引者)代表仕电、仕显等宗贤,《八千里路寻根祀祖》,孝道倡议,仕然理事长,恳切说服当地宗亲。我乡众志一心,敬祖念先承担责任,派出代表,前来请出先祖仙骸……今年八月七日,台亲仕电宗贤约见广州羊城,千里迢迢携十二斤重《编年丘氏大宗谱》和谱史资料相赐。”(见该“族谱”第248页)
综合以上六则史料可知,邱国霖大陆祖籍为“广东嘉应州长乐县横流渡利田寨圆墩下”,即现今“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利田寨圆墩下”确凿无疑。
在刘著《邱绍祖先生访问纪录》中,邱绍祖还说:
“金亮公其实(是)不识字的务农老粗,有一次替一位家族宗亲作保,遭台中地区一名员外告发,因此被地方官抓到衙门审问,才知道识字的重要性。于是动用个人关系,请到中部宗亲丘龙章等人来铜锣丘氏学塾,教育苗栗地方名望人士的小孩……”(该书第255页)
邱绍祖所说的“中部宗亲”丘龙章,乃丘逢甲之父,1864年丘逢甲即出生于铜锣丘氏学塾。邱国霖与丘逢甲同宗,丘逢甲为蕉岭丘氏21世,邱国霖为五华丘氏17世,大陆祖籍同市而不同县(丘逢甲祖籍为现今“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从辈份上说,邱国霖则要比丘逢甲大四辈。
说到此处,或许有人会质疑:邱国霖与丘逢甲既然同宗,何以丘逢甲姓“丘”而邱国霖却姓“邱”而不姓“丘”呢?这就涉及到历史上的一桩“公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