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安林:两岸社会交往存在问题 危害巨大
中国台湾网9月15日泰州讯 (记者 李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台港澳所所长严安林今日指出,两岸人员往来、经济交流等社会交往,自1987年迄今近30年,发展不可谓不大;但同时,两岸社会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成为亟待两岸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严安林指出,两岸社会交往中存在如下三方面主要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两岸之间的共同认同在减少。表现在两岸民众认同开始发生高度折裂现象,台湾社会民众赞成两岸交流,但“越交流,越焦虑”;两岸认同则是大陆“越让利,越疏离”。“台湾岛内两岸认同的严重撕裂已经在两岸关系上拉出一条分裂的鸿沟,也在岛内部分民众的脑中播下分裂的毒苗。”
二是“台湾主体性”的上升。李登辉、陈水扁主政时期推动的“台独”分裂路线及其“去中国化”的教育,已经在台湾社会造就了不少“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认知,“台湾主体性”已经被转换成为一种政治论述。
三是两岸民众间的不信任感在加大。李、扁推动的异己化“去中国化”的政策教育,加上两岸社会各自的不同发展道路,使台湾不少民众对大陆的敌对意识依然存在。同时,大陆民众对台湾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再经过若干事件与媒体的炒作,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感油然而生。严安林引用著名媒体人士赵怡的观点说:大陆人的善意在近一两年来由于得不到台湾社会相对的友善回应后,逐渐有可能会发酵为‘失望、怨愤’的情绪。
严安林指出,之所以出现以上的问题,根源在于两岸百年分离的历史因素,但国民党两岸政策论述存在巨大矛盾、两岸实际往来产生“你群”与“我群”之别,以及部分政治人物推波助澜是重要原因。
至于这些问题解决的办法,严安林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他认为,两岸社会关系的正常化可以分步骤、分阶段地实现。首先实现社会交往法规上的正常化,去除彼此法律上对对方民众的歧视性规定与条款。第二步是民间社会交往意识的正常化,视对方为正常的交往对象,而非敌手。第三步是社会交流的制度化,通过两会协商,签署若干有助于两岸社会交流交往的协议,从制度、法理层面给予保障。严安林最后说,两岸签署包括经济合作协议在内的一系列协议,这是双方建立互信的物质基础,但还需要精神与情感的基础,两岸双方都有责任引导与教导自身的民众如何理性地看待对岸的民众,从自身法制的层面来规范两岸民众之间的正常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