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安林:台湾“独派”势力组党成不了气候
近日,岛内一群“台独”分子最近宣布筹组新政党,并扬言投入明年“立委”选举。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台港澳研究所所长严安林6日在华广网刊载评论指出,“独派”意图在于宣扬“台独”理念,新的“独派”政党可能会跟蔡英文讨价还价,难以在台湾政局中形成气候。
全文内容如下:
随着2016年“二合一”选举的展开,台湾相关政治力量纷纷展开组党动作,企图在未来台湾政局的演变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仅是所谓“第三势力”各显神通,或与民进党结盟,或是独自推荐候选人参选,希望抢食立法机构的“不分区”席次,而且连极端的“独派”人士也是蠢蠢欲动,甚至提出组建新的政党如“台湾独立行动党”等。“独派”意图到底是什么?真的能够成气候?
一、“独派”意图在于宣扬“台独”理念
台湾岛内真正要求建立“台湾国”、“台湾共和国”的人士相当少,且随着老一辈“独派”人士的凋零,“台独”市场是越来越小、而不是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民进党新一代人士的崛起,“独派”在民进党内的声音尽管依然不小,但力量实际上不大,分贝远远大于实际力量。包括蔡英文为了谋求上台所提出的在现有台湾“宪政架构”下推动两岸关系及“维持现状”的论述,无论是欺骗选票的口号还是在上台后真的去实践,在“独派”看来都是对“台独”的伤害。因此,通过组建新的“台独”政党这样的举动,摆明了是对蔡英文与民进党现有政策论述特别是两岸政策论述的不满。通过选举期间媒体的聚焦,通过组建新的“台独”政党这样的举动,“独派”的核心意图其实在宣扬“台独”理念与主张,在吹“台独”集结号,也是要告诉蔡英文与民进党不要放弃“台独”的目标。
二、“独派”政党难以在台湾政局中形成气候
由金恒伟、吴澧培、彭明敏等组建的新的“台独”政党其实形成不了气候,只不过是做“台独”运动与活动的最后呼号。理由在于:一是如前所述,台湾岛内的“台独”市场不大,且不断在缩小,这从“独派”人士都是年龄偏大者可见一斑。二是蔡英文与民进党依然是“独派”的代表,一山难容二虎,绿营支持者一般都是支持强者、而不是同情弱者的投票倾向,难以让新的“台独”政党能够跨越5%的政党门槛,尤其是在台湾两党政治制度基本定型的情况下,偏绿阵营很难再分票,并再次出现类似于台联党的政治力量,相反,因为投票倾向的不同,偏蓝阵营出现分票的可能性倒是要更大些。三是以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联党本来就是“独派”,如何容许再出现一个新的“独派”政党来分食其果实?!四是过去台湾出现的不少“独派”政党如“建国党”、“建国广场”等不少,如今安在?基本人员不就是彭明敏等吗?台湾媒体报道,原先是支持陈水扁的若干人士要组党,后来被陈水扁劝阻。应该承认,就这方面的政治敏感度而言,陈水扁要比彭明敏等人高多了。
三、新的“独派”政党可能会跟蔡英文讨价还价
金恒伟等组建新的“独派”政党,首先是为了宣扬“台独”主张,但也是寄希望在蔡英文上台后,以“独派”代表为筹码来跟民进党要价。选举期间,似乎会成为民进党的侧翼,充当民进党大选的“固盘手”。但其用意,显然不会只是为了帮助蔡英文或者民进党上台,而是为了“台独”理念及其政治利益。有了“台独”政党这样的舞台,显然是可以跟蔡英文与民进党讨价还价的,其中既有“台独”的利益,也有“独派”人士自身的政治利益。这应该是“独派”谋求组党的真正考虑!(严安林 本文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台港澳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