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习总书记在“习朱会”上重要讲话解读
5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习朱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提出“五点主张”。华广网6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的文章解读习近平讲话。文章指出,讲话明确提出“双方可积极探讨构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明确提出“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明确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的时代召唤,明确提出“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明确提出国共两党和两岸“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明确提出“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的新理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全文内容如下:
5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习朱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提出“五点主张”。这是继年初他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两岸关系重要讲话之后,短短两个月之内又一次对两岸关系提出论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明确提出“双方可积极探讨构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尽管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仍有许多困难与障碍,而且两岸尚未正式结束法理上的“敌对状态”。目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并不牢固,没有有效、完善的运作机制,更缺乏制度性保障。因此,习总书记倡导要探讨构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性框架,其实就是要探讨签署两岸和平协议以及建立落实与维护和平协议的相关组织机制,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保障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健康有序发展。当然,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框架尽管是国共以及海峡两岸各界共同努力的重要目标,但也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不是短期所能完成的,为此使用了“积极探讨构建”的话语。
二是明确提出“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过去学界也提出或讨论过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但尚未成为中共中央具体明确的大政方针。如今在新的形势下,习总书记在谈话中明确提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不仅是中共中央的重大政策目标宣示,而且是对国共两党与海峡两岸各界的共同倡导。台湾与大陆不仅共同构成一个中国或整体中国,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可分割,而且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同是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需要海峡两岸共同承担,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方能实现。
三是明确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的时代召唤。这一直接、简单、明了的主张,就是要阐明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数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强国梦,也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使命,更是国共两党的重大历史责任,同样需要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因此,习总书记真诚希望“国共两党秉持民族大义,承担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两岸人民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的神圣责任”。在当下,需要海峡两岸各界有共同的认知,有共同的心愿,弃私利与小利,共谋振兴中华民族之大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是明确提出“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由于台湾政治民主化后受李扁执政推动的“去中国化”与“文化台独”教育影响,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出现重大偏差,分裂主义倾向日益严重,对祖国大陆的认知与认同日益淡化,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大幅降低,“台湾主体意识”持续高涨,成为两岸和平发展与国家和平统一的严峻挑战。为此,习总书记特别提出要“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这一重大的目标与任务。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要扩大两岸的交流,尤其是人与人的交流,需要海峡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实现以心相交,实现心灵沟通,实现心灵契合。只有如此长期努力,才能增进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和平统一的认同。
五是明确提出国共两党和两岸“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国共以及两岸之间如何面对分歧,如何突破困难,是两党与两岸面临的共同挑战。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在交流合作中更多强调“求同存异”,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正确选择,在条件不成熟时可暂时搁置争议,保留歧见,以求得进步、发展与突破。但在两岸关系发展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求同存异”就显得过于保守,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与要求,因此就要积极进取,要“努力聚同化异”,即要凝聚共识,化解歧见,消除分歧。只有如此,才能将两岸关系发展向前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六是明确提出“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的新理念。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在两岸和平红利分配上,岛内出现一些争议与歧见,即认为两岸和平红利分配不均,为大财团或少数人垄断,未能惠及普通民众等等,导致岛内出现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排斥或不满情绪。尽管这些观点不完全是事实,但中央还是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为此,习总书记在谈话中特别提出“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的理念与主张,强调“要充分发挥考虑两岸双方社会的心理感受,努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尤其要为两岸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让两岸同胞参与越多受益越多”。这一论述的重点就是希望两岸和平发展红利惠及更多两岸同胞,尤其是能够照顾到所谓的台湾“三中一青”群体。习总书记这一论述最值得关注的是,不只仅仅是惠及台湾同胞,而是兼顾两岸同胞利益,并且“参与越多受益越多”,即若不参与,何以受益?此新论述,值得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仔细体认。
另外,习总书记还就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参与亚投行等具体问题给予善意回应,表达了积极支持态度,这对促进两岸具体事务尤其是涉外事务合作与推进两岸关系的实质性发展也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王建民,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