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菲:“习朱会”前瞻——造福两岸 顺应民意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将于5月4日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1日在华广网刊文前瞻此次会面对两岸的意义及影响。文章表示,“习朱会”显示了国共两党造福两岸同胞、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意愿,显示“一中原则”对促进两岸关系继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只有“两岸一家”,才能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结出的果实,只有符合两岸民意,才能“两岸共赢”,造福两岸人民。
全文内容如下:
5月4日将在北京举行“习朱会”,这是2009年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再度会面。这一最抢眼球的新闻,世界各地和岛内会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从大陆看,最大的亮点无疑是“习朱会”显示了国共两党造福两岸同胞、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意愿。“两岸一家亲”,“血脉永相连”。透过耀眼的聚光灯,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血浓于水的亲情,即使在两岸的政治关系中,也依然璀璨、辉煌。
受历史与现实的影响,两岸隔绝了很长时间。如果从1895年《马关条约》开始算起,已有120年,如果从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到台湾算起,也有60多年。由于近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进入深水区,一些制度性的矛盾引发争论。有人不禁会问,两岸真有那么深的隔绝吗?答案是“否”。
现实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两岸早已突破“铁板一块”、“老死不相往来”的限制。多年来,两岸人民以“血通、脉通”为依托,开创了从“走亲访友”到“投资拉动贸易”、从“间接三通”到“直接三通”的互动模式。这一模式在内容上,除包含两岸之间经贸文化的交流交往外,也包含具有政治互动含义的“礼尚往来”。特别是2000年国民党失掉台湾地区执政权后,国共两党以“同胞心、骨肉情”为动力,配合默契,顶住了干涉势力对两岸发展前景的指手画脚,也有力地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如果要列举这种配合默契的特点,那就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每一项进程,都准确而及时地勾勒出两岸对历史的理解与现实需求的认识。
从这个角度看,笔者认为“习朱会”最大的亮点在于显示“一中原则”对促进两岸关系继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即:大陆在坚持“一中”上没有退让的余地。默契在于,当前形势下强调“九二共识”和“两岸一家亲”,就是强调两岸之间“血通、脉通”为基础的亲情关系,这也是两岸政治关系的基础。只有“两岸一家”,才能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结出的果实,只有符合两岸民意,才能“两岸共赢”,造福两岸人民。
两岸签署ECFA之前,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赴北京大学演讲,实现了“胡连会”。连战开辟的“破冰之旅”是两岸关系史上一场影响深远的事件。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2010年两岸签署ECFA后,两岸关系的影响在台湾社会中稳步上升。台湾社会舆论中,有关“习马会”的讨论成为亮点。2012年初,马英九再次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体现出台湾主流民意,体现出对国民党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向的肯定。民进党推出的候选人蔡英文,由于拒绝“九二共识”,未能“跨过两岸关系”而败选,迫使民进党不得不思考,如何突破“最后一里路”的“天堑”。直到今天,民进党仍然未能扭转这一格局。
马英九的连任发生在两岸已签署ECFA的背景下。遗憾的是,马团队没有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其大陆政策的执行,也未能展现毅力与能力。加上受亲信陷入弊案牵连,以及国民党内斗不断的“胁迫”,马英九民意支持度再次陷入低迷。
“九合一”选举惨败后,国民党断然进行整改,朱立伦当选国民党新一任主席。其后,国共之间透过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之间的贺电与复电,共同肯定了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态势,展示出双方继续为两岸同胞谋福利的愿望,以及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决心。
2005年连战访大陆,两岸实现以国共平台为模式的政治互动。2008年国民党执政后,两岸经贸关系的机制化和两岸共同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才真正起步。“习朱会”将再次成为两岸关系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高层会见,“两岸一家亲”,两岸同胞“血脉永相连”的事实,昭示两岸关系将继续朝和平发展的方向,大步前进。
“风正一帆悬”。两岸关系要发展,就要铲除“台独”的歪风。相信两岸的智慧,定能携手共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周忠菲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