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石正方:大陆经济新常态下两岸经济合作机遇与挑战共存

2015-04-29 09:02: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华广网今日刊载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副教授石正方的文章,分析在大陆经济新常态下,两岸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指出,大陆经济新常态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了市场发展新机遇,但要转化市场商机为现实发展,则需要两岸经济合作即时跟进,实现在合作领域、合作层次以及合作机制、模式方面的转型升级。

  全文内容如下:

  大陆经济步入新常态,着力调结构、促转型,力推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的变革。新常态下,大陆经济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模式、产业组织方式、要素比较优势、市场竞争特性、资源环境约束以及风险管控等方面都将发生与以往显著不同的变化,从而促使两岸经济合作的市场条件、资源与要素条件、制度及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值此形势,两岸经济合作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大陆经济新常态下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机遇主要源自市场空间拓展和制度优化两方面。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大陆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催生新的投资需求,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商机将大量涌现;而分配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将提升居民购买力、大幅度扩容内需市场。这对于谋求“市场转进”(由主要依赖外部市场转向内需市场开发)的两岸经济合作而言,无疑是意味着发展新契机。新常态下大陆经济的驱动力逐步由要素和投资驱动为主转型为创新驱动为主,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制度和政策)也必然相应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简政放权,诉求经济自由化、制度化、国际化,成为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由路径。“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愿景规划是大陆深度融入国际经济、拓展外部市场空间的新举措,同时旨在主动对接国际经济体制、促进大陆经济体制优化以满足经济新常态的制度建设需求。在此背景下,大陆将形成高开放度、高效率、高信用度的市场经济环境,从而有利于台资企业融入大陆经济,有利于提升两岸经济合作效率。

  大陆经济新常态下,两岸经济合作也面临合作领域、合作层次、合作机制、合作模式诸层面深化发展的挑战。新常态下的大陆经济诉求市场运作规范化、法治化,税收、土地、劳动报酬等相关政策发生调整,台资企业所享有的“超国民待遇”相应缩减,同时产业结构转型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竞争加剧等因素,对集聚于产业链加工制造环节的台资企业造成较大冲击,近年来两岸贸易、投资成长率下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点。大陆经济新常态对两岸经贸合作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出迫切要求。换言之,要适应大陆经济新常态,则两岸亟需推进产业合作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领域拓展;亟需推进传统加工贸易模式转型升级;亟需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领域合作;亟需建构面向内部、外部两个市场的竞合发展、互利双赢新利基。

  目前来看,除上述经济环境变迁的挑战外,岛内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日趋严峻。一直以来,两岸经济合作都深受两岸关系、岛内政治生态等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历史证明,政经良性互动是两岸经济合作大发展的必要条件。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进程,在基于“九二共识”的政治互信基础上,两岸经贸协商不断取得新成果,特别是ECFA协议的签署开启了两岸经济的制度化合作,为两岸经济合作注入了新动力,两岸投资贸易朝向正常化、深化发展,有效助力台湾经济对抗金融危机,也为台湾民众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但近年来内外部经济环境变迁背景下,两岸传统合作模式的作为空间受到压缩,两岸亟需加快推进协商、突破制度化瓶颈以生成深化合作的新动能。然而,现实表明两岸经济合作正受到两岸政经互动形势的挑战,岛内政治生态演变、民粹政治泛滥下两岸协商遭受延宕,两岸自2008年以来开启的政经良性互动格局也开始显现不确定性。

  大陆经济新常态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了市场发展新机遇,但要转化市场商机为现实发展,则需要两岸经济合作即时跟进,实现在合作领域、合作层次以及合作机制、模式方面的转型升级。于此,加快两岸制度化协商、推进两岸营商环境对接,为两岸企业开展深化合作提供优质的市场运营环境成为当务之急。而当下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两岸政经良性互动尤显重要。(石正方,作者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副教授)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