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张亚中:慎防台湾的纳粹危险

2015-04-22 08:5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17日在《中国时报》发表文章说,心惊吗?曾几何时,台湾社会目前充斥了纳粹氛围,民进党原本并不是这个氛围的起火者,但是现在民进党与台湾却被这个纳粹的黑烟所笼罩,无法自拔。

  文章说,“纳粹”这个字出于德国,它的原文是“National sozialist”,“纳”字指的是“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粹”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或民族主义,其实就是一种“我执”的“我群主义”,属政治光谱的右侧。社会主义较凸显大我,属政治光谱的左侧。这个一左一右的意识形态混杂在一起。纳粹党用悲情唤起德意志民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屈辱,将犹太人作为社会不公平正义的替罪羔羊,既得到了右翼的支持,也得到左翼的默许。“纳粹”的诉求终于让德国人找回了自信,但也造成了自大的心态;点亮了德国,也烧毁了德国。民进党出现在台湾政坛并不是以“我群主义”为出发点,正如同许信良所说,“台独”不是民进党的创党精神。成立之初的民进党,关心的是老兵去大陆探亲的问题,在意的是打破威权主义。但是它目前却成为台湾黑烟纳粹的助燃器。

  自信变质为夜郎自大

  台湾民主发展第一个重大的困境就是“纳”以不健康的方式出现。李登辉自1994年起,以“台湾人的悲哀”为名,开始了台湾的“我群主义”。初期以“外省人”作为“本省人”异己的他者,后来以“中国人”做为“台湾人”社会的敌人。在一些学者的推波助澜下,建立台湾国族主义的理论基础。历史教科书也在两岸为异己关系的思维脉络下撰写。台湾这个“纳”的“我群主义”思维,并没有因为全球化,或两岸关系愈来愈密切而改变,台湾因而变得愈来愈内缩我执。“爱台湾”与“台湾优先”成为不可动摇的意识形态。

  文章说,台湾民主第二个重大的转折就是“粹”的思维出现。随着台湾经济发展步伐的放慢,以及社会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公平正义”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主流声音,更是一种思潮,甚而连推动者背后的动机也无人敢于质疑。目前在台湾,不仅大财团与富人,甚而连依法享有较完整福利待遇的军公教阶层也成为众矢之的的特权阶层。社会和谐气氛消失殆尽,不同群体与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

  由于台湾社会充斥着“纳粹”氛围,只要批评国民党是“倾中卖台”,就可以否定马英九的所有成果,只要批评候选人是“权贵阶级”就可以获得胜利。国民党的大陆政策的确需要检讨,但是“我群主义”的极度放大,反而使得台湾变得自以为是,自信变质为夜郎自大。贫富不均的问题的确需要改善,社会公平正义也的确需要加强,但是如果不能把“为富”与“不仁”做出区隔,不能把台湾这个饼做大,抢食现有愈来愈小的饼的结果就是阶级斗争、社会撕裂。

  文章说,台湾现在的困局与危机,就是“纳粹”思潮的蔓延。纳粹的氛围是用麻醉与迷幻来让人民兴奋,沉醉在自以为是的世界。德国的纳粹历史已经证明,它不仅带给德国人痛苦,也给世界带来灾难。台湾能力有限,它的纳粹意识形态不会给世界带来灾难,只会让台湾不停地自残。

  沦为发泄情绪的斗争

  现在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全球化世界,如果不能处理好两岸关系,不能大胆地对外开放,台湾的“我群主义”不会有正面的意义,而是沦为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如果台湾不能够把饼做大,再多公平正义的口号也是徒然,而是沦为发泄情绪、民粹斗争。

  文章说,如果不愿改变台湾已有的纳粹氛围,只会让台湾傲慢自大,那时将不是把台湾点亮,而是把台湾烧毁了。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