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褚静涛:翁同龢与甲午战争

2015-04-16 11:2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编者按】2015年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学者禇静涛特别为中国台湾网撰稿,回顾当年与这个不平等条约有关的人与事,同时寄语海内外中华儿女:记取历史教训,共谋国家复兴,维护人类和平,不使历史的悲剧重演!

  翁同龢(1830—1904年),江苏常熟人。1856年中一甲一名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因其为光绪皇帝的老师,备受倚重。在甲午战争期间,他参与清政府的战、和决策。《翁同龢日记》保存了一些珍贵史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清政府高层的若干内情。

  1894年,清政府忙于庆祝慈禧太后60大寿。7月25日,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清政府高层一些官员谙于日本国情、军情,自以为泱泱大国击退日军,易如反掌。光绪皇帝长于深宫,年少无知,缺乏处理国家大政的经验和能力。翁同龢贵为帝师,在对日战争决策上,却少稳健持重,力主开战,不知清军能不能战,更未设想一旦战败的灾难后果。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举国上下发愤图强,军力发展迅速。面对东方巨人,日本朝野虽有击败清军的勇气与意志,至于能否打赢,并没有十足把握。直至9月中旬,日军攻占平壤,在大东沟击沉多艘北洋舰队军舰,士气大长,才在心理上占据上风,摆脱了几百年来,与中国军队作战,屡战屡败的阴影。

  9月18日,翁同龢得知,“海军在大东沟外遇倭船十二只,我船十一只,济远逃回旅顺,而致远、经远、扬威、超武四船皆沉矣,又闻平壤已失,益觉肝火上炎”。叶志超狂奔500里,退回鸭绿江西岸,清军兵败如山倒。20日,翁同龢记到,“连日军情水陆如此,鸭绿一线可危,即渤海亦可危”。

  此时,清军主力部队已不能战,守亦很难,求和是保存实力、徐图再起的一条现实路径。文武百官都明白,求和止损无异名节皆失,将背负千古骂名。翁同龢取明哲保身之道,“臣为天子近臣,不敢以和局为举世唾骂也”,道出了他内心的苦痛。慈禧太后见无人愿意出来承担求和的苦差,只得下令“现在断不讲和,亦无可讲和”。

  9月28日,翁同龢奉旨东行,30日到天津,见李鸿章,传达清廷的命令。李鸿章如实相告,“缓不济急,寡不敌众”。翁同龢晓以利害:“陪都重地,陵寝所在,设有震惊,奈何?”李鸿章答道:“奉天兵实不足恃,又鞭长莫及,此事真无把握”。

  北洋水师遭到重创,已不能再出海作战。日军长驱直入,攻打辽东,清军苦战。光绪帝向群臣问计,皆默默无声。11月5日,翁同龢记道,“恨臣才略太短,无以仰赞也”。22日,美国公使田贝拟出面,调停中日战事。光绪皇帝却说,“冬三月倭人畏寒,正我兵可进之时,而云停战,得毋以计误我耶?”24日,翁同龢得“旅顺不守”电,“为之惊悸”,“不能睡,默坐永叹”,“愤虑填膺,恨不速死”,而“同侪中尚有谈笑自若者”。清政府将“李鸿章革留摘顶,责令严防各口,并亲历大沽、北塘”。此时,清政府高层知败局已定,屈辱求和难以回避。

  12月9日,翁同龢“饭后到督办处与恭邸言,停战即在派全权之中,全权既派,战必自停,失此隆冬可乘之机,明春更难为力”。他感慨,“可恨者兵未到齐,到亦无械,且须休息操练,然则终亦缓不及事而已”。15日,“知海城于十五日失守,陪都(指沈阳)危在旦夕”。18日,翁同龢“委顿欲死,中夜不寐,吟呻达旦”,苦痛溢于言表。

  此时,翁同龢也顾不得名节,终于调整立场,从主战转为求和,害怕日本拒不和谈。1895年1月14日,翁同龢坦承,“臣于和议向不敢阿附,惟兹事亦不可中止,使臣已遣而逗留,恐彼得藉口,且我之议和,正欲得其贪吻之所出先作准备耳,幸少留意”。

  面对清政府的求和,日本朝野决定一鼓作气,消灭北洋水师,提出更高的要价。1月22日,翁同龢知“荣城县失守,威海益迫,恐旦夕复失”,“电旨几无可写,但令海军船出口迎击耳”。日军以优势兵力围攻威海卫,北洋水师舰损兵疲,苦苦支撑。此时不是出战送死,而应保存实力,留一点血脉,如果保不住军舰,也要保住高级将领。国家培养一名优秀舰长起码要20年时间,比买一艘军舰要复杂得多。

  翁同龢年少成名,平步青云,以清流自居,为太平时期之循吏,却乏挽大厦于既倒的经验与能力。1月25日,除夕之夜,翁同龢深刻剖析了自身缺陷,“自念以菲材而当枢要,疆事如此,上无以对大造之恩,下无以慰薄海之望,于讲帷则无补救,于同列则致猜疑,疾病缠绵,求死不得,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1月26日,乙未新年正月初一,清廷照例庆贺新年。30日,翁同龢“得烟电,威海炮声隆隆”。31日,“知威海南台不守”,“海舰依刘公岛泊,而岛上击沉倭船两只,大局糜烂矣。焦灼愤懑,如入汤火”。

  2月3日,北洋水师急电清廷,“请发重兵往援”,百官“相对默然,计无所出”,坐视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翁同龢“抵暮散归”,“愤极愧极,寇深矣,若之何?”10日,光绪皇帝“问诸臣时事如此,战和皆无可恃,言及宗社,声泪并发”。翁同龢“流汗战栗”,不知所措。早知今日战败,何必当初主战?

  日本政府挟大胜之势,狮子大开口,开出割地赔款的巨额数字,要求清政府派李鸿章任和谈代表,赴日本谈判。2月22日,李鸿章到北京,上奏清廷,“割地之说不敢担承,假如占地索银,亦殊难措,户部恐无此款”。翁同龢退而求其次,“但得办到不割地,则多偿当努力”。李鸿章对翁同龢心存鄙视,认为他夸夸其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建议翁同龢为主谈代表,同赴日本求和,将了翁同龢一军。翁同龢还算有自知之明,“若余曾办过洋务,此行必不辞,今以生手办重事,胡可哉?”不敢赴日本求和。

  日本开出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等地的要价。4月17日,李鸿章在日本马关春帆楼上,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  

  优生劣败,适者生存。悲惨的教训,使一部分有识之士深感,只有变法图强或可为国家找到一线生机。10月25日,英国公使欧格讷“深谈中国贫弱,他国有并吞之心,其言绝痛”,翁同龢“谓然而叹,知六合以外此理同矣”。31日,英使欧格讷临别,向翁同龢等人赠语,“自中倭讲和,六阅月而无变更,致西国人群相訾议。昨一电曰德欲占舟山,今一电曰俄欲借旅顺。由是推之,明日法欲占广西,又明日俄欲占三省,许之乎?抑拒之也?且中国非不可振也,欲振作亦非至难能也”,“今中国危亡已见端矣,各国聚谋,而中国至今熟睡未醒,何也?”翁同龢良知未泯,无言以对。

  变法图强,谈何容易?裁撤冗官冗员,则数万官吏生计受到影响,他们到哪里谋生?废科举、建学校,则几十万秀才、举人到何处找出路?开工厂、修铁路,几百万小生产者将面临失业的威胁?大清王朝的文武百官找不到挽大厦于既倒的良方,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王朝走向毁灭。(本文作者为近代史学者)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