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提前2016提名是为早日赴美“面试”
1月28日,民进党中常会通过决议,2016年“总统”与“立委”选举的党内初选提名工作较以往提前近1个月。尽管蔡英文称此项安排是党内多数决议,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民进党有足够时间备战,但还是引来一些非议,不仅苏贞昌公开质疑时程“为何这么赶”,岛内舆论也称这是蔡的“灭苏计划”。对此,笔者认为不排除蔡的这些算计,但更认为蔡的主要目的是想尽早确定自己2016参选人身份,以便早日完成赴美“面试”。具体理由如下:
一、蔡英文并不担心党内有人可与她争夺2016参选资格
首先,蔡早已确立自身绿营“共主”的地位。2012年“大选”失败后,蔡英文虽败选却并未沉寂,而是依靠“小英基金会”四处活动,始终保持很大的媒体曝光度和社会影响力。2014年民进党主席改选时,蔡英九在几乎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轻松赢得选战,自此已是名正言顺的绿营新“共主”。其次,民进党2014年底“九合一”选举的狂胜,总共22席县市长,民进党不仅一举拿下13席,并助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的柯文哲拿下被视为蓝营铁票区的台北市,绿营执政县市人口超过75%,这为蔡英文角逐2016提供了雄厚的社会资本,使其在民调中已经领先其他各路可能参选2016年的党内外人选。
正是在这种气势带动下,绿营内部早就认为蔡是民进党2016提名人的不二人选。反观苏贞昌,一无执政地盘,二无党务机器,即使再宽限时日,也未必是蔡的对手。对此,蔡有充分自信。因此,蔡宣布提前完成党内初选,主要目的并非“防苏”,而是有更远的考虑,即尽早以民进党主席兼“总统”参选人的身份赴美访问。
二、蔡英文迟未访美是一直对美当年“放冷箭”念念不忘
按民进党的惯例,党主席在上任之初都会到美国走一趟,以便对美“交心”,并通过会见美国官员来拉提声势。但蔡英文自2011年9月以来,即便是2014年5月再次出任党主席,始终没有访美行程。其中原因,既有旧痛,也有新隐。
首先,蔡一直对2012年“大选”时的“惨痛经历”耿耿于怀。2011年9 月,当时正致力2012年“大选”的蔡为寻求美方认可,曾与美国白宫副国安顾问麦唐罗夫(Denis McDonough)等官员举行会谈。不料,时任国安顾问的唐尼隆(Tom Donilon)会后对英国《金融时报》透露蔡不适合处理两岸关系的消息。此后接连3个月,美连续派3位官员访台,宣称台湾为美国“免签计划”候选地区,国务卿希拉里甚至称台为美“重要的安全及经济伙伴”。这被蔡解读为,美国背后“放冷箭”,刻意拉抬马英九选情,因而长期对美不谅解。
其次,蔡担心美国公开表明立场反让她被动。美国虽然未必愿意两岸重归统一,但始终担心两岸重回高度紧张对峙的局面,因而一再强调两岸应加强交流。更让民进党难承受的是,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罗素公开表态称,非常欢迎且赞赏马当局推动两岸关系的进展。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更表示,根据惯例,美国会就台湾2016“大选”表达意见,而岛内舆论将此清晰解读为“美国绝不支持不认同‘九二共识’的政党”。因此,直到“九合一”选举前,蔡不可也不能到美国去。万一美国再当面逼民进党不要阻挠两岸交流,反会让她灰头土脸,甚至冲击民进党“九合一”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