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两岸能源合作的可行性与趋势

2014-10-15 15:2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两岸能源交流与合作

  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两岸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新形势下,探讨两岸能源交流与合作既是顺应时代发展,也是两岸人士的迫切希望。

  1.两岸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台湾地区天然气匮乏,也没有页岩油,自产资源极度不足。2011年台湾能源消费量为11,193万公秉油当量(约合1.6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的98%來自进口(含核燃料),且能源进口占GDP的比重仍在不断上升。介于海外能源产出、地区政治局面以及运输途径等因素影响,台湾的能源供应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的能源价格受国际冲击而剧烈波动亦给台湾的经济发展造成潜在风险。同时,台湾还面临进口能源运输网络单调,替代线路不足,化石能源依存度高,节能减排压力大,欠缺有效的能源供应后援系统等问题。目前,台湾当局将能源政策聚焦于“能源安全”,寻求“稳定能源供应、提高能源效率、开放能源事业、重视环保安全、加强研究发展、推动教育倡导”的综合发展之路。而突破能源供应的瓶颈,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和品质,开发推动新能源产业决不能只立足于台湾。

  从中国大陆角度看,2012、2013年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为36.2、37.6亿吨标煤,预计未来年均增长量还将保持在1~1.5亿吨标准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大陆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储备体系尚不完善。2012年,大陆原油进口依存度为57.8%,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0年将达到68%。2013年11月27日,IEA首次在中国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3》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将在2020年后成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到2030年将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石油消费国。此外,大陆石油储备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大陆还面临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资源分布整体呈现北多南少,西富东贫,因而能源运输呈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的状态。同时,能源供需不平衡,能效利用率低,环境风险大亦是能源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台湾和大陆都应从宏观角度出发,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加强两岸能源交流与合作,打破台湾能源孤岛的困局,创建两岸双赢的模式,从而促进整体能源体系的安全,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发展,共建两岸和平友好局面。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