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岭:两岸和平发展之维
张志军主任《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雄文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台精神的具体化,自始至终贯彻着习近平总书记老成谋国的经验和智慧、锐意改革的勇气和担当、两岸一家亲的责任和情怀。文章将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目标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战略之下统筹考量,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的艰巨任务,鞭辟入里地阐述了中央对台工作六项主张,是未来对台工作重要的指导文件。文章内容丰富、理论韵味和实践指教价值极高,需要长期、深入学习体会。本文仅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努力推动”的维度谈四点体会。
首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势已经形成。
张主任指出,“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开创出和平发展的局面。”确实,自2005年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以来,两岸关系从单方主导走向双方合作,和平发展成为台湾民众的需求和呼声。2008年,国民党上台执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正式形成。此后,台湾坚持“九二共识”的力量一直同大陆一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形成了两岸关系大合作、大交流、大发展的局面。历史的变迁导致国家统一大业从单向度走向双向度,从单维度走向多维度;从单纯的追求统一目标演进到统一过程与统一目标的动态统一。两岸关系也因此进入到和平发展阶段。两岸两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的建立等都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走向制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势已然形成。
其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推动。
应该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的形成是两岸抓住“机会之窗”促成的。国民党经历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失败后,2004年再败,全党笼罩在一片低沉乃至悲观的气氛中。而当时的亲民党与民进党沟通,长袖善舞的宋楚瑜意图代表陈水扁访问大陆。连战在败无可败的情况下,采败中取胜之法访问大陆。笔者至今都记得,离开台湾时,“蛋洗连战”,而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返回台湾时,却是迎接连战的鲜花和迎接的人潮。也就是因此,国民党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而恢复人气、进而恢复支持率,加之民进党有陈水扁弊案,2008年国民党卷土重来,重新当选执政。马英九当选后,两岸关系迅速解冻,恢复两会协商,开放“三通”并达成21项协议,迅速建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初步框架。但是,从“八八风灾”处理不利开始,马英九内政不彰,国民党内斗重重;民进党恢复元气,咄咄逼人;美国重返亚太并调整两岸战略节奏,马当局在两岸关系上开始顾虑重重,并一再降低国共平台的作用和国共沟通的位阶,为维护自己的权位而使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减缓。台湾部分基层民众则因马当局没能很好地实现两岸红利的二次分配而将怨气发泄到两岸关系上,形成了马当局和台湾民意在两岸关系进程上的恶性循环。民进党则为了不让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继续加分,杯葛马当局的所有两岸事务乃至岛内政治事务,意图使马当局成为“除了发工资,什么也不能干的政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阻力增大,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两岸双方付出更大的努力。
第三,只有努力推动才会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习总书记深知两岸问题的艰巨性,因而他提出要“大家一起努力,出主意、想办法,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仅有短短六年,与六十余年的对峙、隔阂相比较,时间短、问题多、消化难,错综复杂的历史问题以及在国际、两岸、岛内各种问题基础上滋生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老问题和新问题纠结在一起,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相当多的牵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各方面的基础尚不牢固,面临的问题增多、阻力增大,‘台独’分裂势力仍然是对台海和平的现实威胁。”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日渐展现,国际势力在台海问题上的干扰、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形成的事实上的东海、南海、台海“三海合一”的复杂局面以及台湾地区政治力量的复杂斗争都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形成掣肘,今年3月岛内甚至出现了“反服贸协议风波”,这都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隐忧。
第四,之所以做上述努力是维护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需要。
张主任引用习总书记的讲话并总结道,“我们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出发,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趋势不中断不逆转,维护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台湾问题及其复杂,一旦擦枪走火,很有可能断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也有可能引起国际势力的干涉而将两岸民众带入战火之中,影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将台湾问题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格局中加以考虑和衡量,将两岸人民的民生福祉纳入到和平发展中衡量,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努力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使之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如此,才可能实现总书记“强起来”的目标,真正激发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民族的活力,使我们的国家彻底强起来。(作者:朱松岭,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