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张志军访台有助于拉抬岛内统派力量
6月25日至28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率团访问台湾,实现了大陆主管对台事务最高官员首次对台访问,标志着国台办和台湾陆委会沟通交流机制运作顺畅,也意味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会受到岛内某些事件的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张主任在台湾的活动显示大陆对台政策重心开始向“三中一青”转变,而民进党的相关作为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除以上几个观察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张志军主任访台对岛内“统派”发展影响为何。笔者认为,张志军主任成功访台有助于唤醒、团结和壮大岛内统派力量。
统派是大陆最坚定的同盟军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搞清楚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在遏制台湾分裂、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台湾岛内的统派是大陆最为坚定的同盟军,是大陆最为真诚的合作伙伴。
何为统派?一般认为,反对“台独”、主张两岸统一的社团组织和个人都被称为统派。在某些情况下,统派往往等同于岛内的泛蓝势力,但是这二者其实存在相当大的差别。统派属于蓝营支持者,但蓝营支持者并不完全是统派。有人将统派分为三类(红统、联合派和蓝统),实际上真正的统派是中国统一联盟、劳动党等那类“红统”。
“红统”在制止“台独分裂”活动,推进祖国统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2年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论”后,中国统一联盟等统派团体发起“5·19反台独、救台湾万人大游行”,与陈水扁当局展开了坚决的斗争。2005年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之后,王晓波、张麟征等统派知识分子积极在岛内进行宣导,传达大陆的声音。2008年海协会长陈云林访台期间,统派团体组织群众欢迎陈云林主任一行,让陈主任在“台独”分子的攻击和谩骂声中感受到一丝温暖。2014年爆发学生霸占“立法院”阻挠甚至“两岸服贸协议”之后,劳动党等团体发表声明予以谴责,并发动群众上街与之抗衡。
此次张志军访台期间,统派也是欢迎张主任群体中主要力量之一。据媒体报道,6月25日,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新移民劳动权益促进会、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等团体齐聚桃园机场,拉起“有来有往,愈走愈亲”、“两岸一家亲”、“欢迎娘家来的人──张志军主任”等大幅红布条,热情高喊“两岸一家亲,欢迎张志军”、“有来有往,愈走愈亲”与“两岸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等口号,甚至唱起“我们是一家人”等歌曲。
岛内统派力量萎缩严重
令人忧虑的是,近年来岛内“红统”组织越来越小,支持群众越来越少,影响力越来越微弱。由于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的持续打压,岛内统派组织呈现弱化趋势。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虽然迎来了发展的良好契机,但由于岛内“反统”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马英九顾忌台湾“独派”压力,不敢公开大力支持统派,因此统派组织发展仍呈现大病未愈之势。
在领导人才方面,也呈现老化和断层的危机。曾鼎力支持两岸统一的政界或文化界名人,如陈鼓应、陈映真、朱高正等人现在多潜心做学术研究,不再直接参加或举办相关活动。正如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麟征所言,真正的“统派”在岛内几乎没有生存空间,敢于表明立场者,像李敖、林正杰、王晓波这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相反“台独”支持者显得十分坚定和高调。更重要的问题是,统派缺乏青年领袖,近年来台湾社会运动造就了大量青年代表人物,如“太阳花学运”的林飞帆和陈为廷,然而他们都是坚定的“台独”分子。
此外,统派发展还面临资金缺乏、论述无力、媒体能见度不高等问题。当前,在岛内“台独化”氛围渐次形成的社会环境下,在马英九当局基于自身政治利益不敢公开挹注的背景下,统派发展急需外部刺激,而这个刺激源的唯一可能就是祖国大陆。
张主任访台将助推统派发展
岛内统派发展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容易解决的,比如资金匮乏问题可以透过强化募集的方式解决,也有一些是不易解决的或者大陆的着力点不多的,比如发展舞台或者说能见度问题。笔者认为,张志军主任访台这样的历史事件,是岛内统派发展的重要舞台,也是他们博取曝光度的重要机会。
张志军主任访台期间,统派团体通过组织欢迎仪式、欢送仪式以及无处不在的护送等等,时刻出现在台湾媒体前面,使媒体不得不加以关注和报道。而且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可以锻炼队伍,展现能力、素质和力量,向外界呈现正面形象。此外,张志军主任在台期间,通过安排与统派领导人的会面,如会见中国统一联盟前主席纪欣等人,凸显这些团体和人员的重要性,对他们的发展有拉抬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张志军主任此行突出强化与台湾“三中一青”的联系,倾听岛内基层声音,展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务实弹性,将提升大陆对台政策的有效性,增强了统派实现两岸统一的信心。此外,大陆对台政策针对性越来越强,不仅有助于争取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实现两岸民众的心灵契合,同时也有助于厚植统派的群众基础。(作者:张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文为中国台湾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