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寿:“太阳花运动”的本质与得失
香港中评社今日刊载福建省台湾研究会秘书长李吉寿的文章,从反服贸得失分析太阳花运动本质结局。文章指出,“太阳花运动”之所以让人们雾里看花,实在是因为它太另类。兼有颜色革命和传统学运或公民运动的特征,是两者的混合体。这种新的运动形式很独特:首先是它有强大的强制性;其次是动机和诉求的隐晦性;第三是公权力处置的困难性;最后是退场机制的不确定性。“太阳花运动”失者众多,蔡英文是得者,从上述的得失计算看,是时候逐步退场了。
全文摘编如下:
持续多时的“太阳花运动”终归要凋谢,但就如同被攻占的“立法院”和“行政院”现场一样,已在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上造成了一片“狼藉”。外界雾里看花,对其来龙去脉众说纷纭。我们不妨从厉害得失的角度,来探索这场“运动”的本源。
一、“太阳花运动”的表象
两岸服贸协议的通过与否是“太阳花运动”的依归吗?
反服贸抗争行动,从攻占“立法院”到攻占“行政院”到号召学生自主罢课到十几万黑衫军集会,行动步步升级;抗争的诉求,从要求服贸立法程序正义到实质审查到要求“行政院”长江宜桦下台到退回从新谈判到两岸协议监督法制化到召开“国民宪政会议”,诉求一路转进。
作为导火线或目标的两岸服贸协议,其命运无非三种,一是在“立法院”经朝野协商,实质审查通过生效;二是退回重新谈判;三是协议完全作废。第一种和第二种先后被作为诉求提出过,且第一种诉求已得到马英九的承诺,第三种却没有被提出。如果抗议的民众单纯要达到前两种结果中的一种,则其抗争的手段已大大超过需要,严重不符比例原则。实际上,抗议团体后来的主诉求已超出了反服贸本身,例如,“召开国民宪政会议”,它要解决什么问题?与反服贸有关吗?换言之,从合法性、比例原则、手段与烈度、目标指向等方面分析,“太阳花运动”并非单一议题的抗争活动,有着更为复杂的背景意图。
二、“太阳花运动”失者与得者
仅从目前来看,“太阳花运动”的受害者名单很长,择其要者有五方:
1、马英九。作为合法的最高领导人,马英九本来已经是遍体鳞伤,现在更是如临铁锁横江,进退不得。提前跛脚的马英九失去了对政局的最高掌控权威,那么其他有心人便有望成为岛内政治舞台的主角。
2、苏贞昌。苏贞昌受伤是相对于党内两个太阳之争和5月的党主席之争而言的。表面上看,这次大规模的群众抗争运动民进党是被边缘化了,这是史上第一次。作为最大的反对党主席,其领导力自然受到挑战;再看看领导运动的林飞帆、陈为廷、魏扬以及姚人多等二十几个民进党党员,排前的都与苏贞昌的最大党内对手蔡英文有关,不见“苏系”人马。苏主席到“立法院”声援不受待见,甚至因喊出“冻蒜”而被迫公开道歉。
3、国民党。国民党的内伤有三。一是龙头瘫痪,成为一盘散沙。马英九仍是党主席,但对党的领导力和号召力一伤再伤。反服贸抗争期间,马英九召开蓝营14个县市长座谈会,所有的重要人物居然都缺席,应者廖廖,国民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到了危机边缘;二是蓝营的内部矛盾和分裂危机被进一步放大。“马王之争”的恶果还在发醇,使得马英九在这波危机中陷入孤军奋战;三是马英九和国民党主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武功被废了大半。如果国民党的“两岸牌”不灵了,那么到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拿什么抗衡民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