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杨平:全国两会为深化两岸关系发展注入活水

2014-03-14 09:2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华广网今日刊载江苏省台湾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平的文章,分析全国两会中政协、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内容的重大意义。文章指出,涉台部分内容展现了全国两会对台湾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深化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活水、增添了强劲动力。

  全文摘编如下: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近日相继在京召开,俞正声主席、李克强总理分别作了政协、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涉台部分篇幅虽不长,但却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展现了全国两会对台湾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深化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活水、增添了强劲动力。

  坚持中共十八大既定的对台基本政策不动摇。学习领会全国两会对台政策精神,可以深刻感受到其坚持大陆既定对台政策不动摇。俞正声主席的政协工作报告和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俞正声表示要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2013年工作总结报告指出,2014年是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要求认真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俞正声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努力扩大与台湾基层民众的交流,不断增进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李克强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即“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是大陆对台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方针的有力体现。两位领导人对上述内容突出加以强调,充分显示全国两会坚持中共十八大既定的对台基本政策不动摇,体现出大陆对台工作的持续性、一贯性。

  展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强决心。从俞正声主席和李克强总理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可以深刻感受到全国两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强决心。两位领导人都表达了全面推动两岸关系深化发展、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目标的心愿。俞正声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要求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组织政协委员与台湾民意代表互访交流,加强同台湾岛内有关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友好交往,大力宣导“两岸一家亲”理念。李克强表示,要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维护骨肉情谊,凝聚同胞心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家园、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力量”。李克强还指出,“我们期待双方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番话表达了循序渐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一方面要加深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营造“两岸一家亲”的和谐关系,使得“双方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努力推动两岸全面交流、合作,协商解决存在的各种棘手问题,为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大家庭、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国梦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表达了在任何情况下也要勇往直前、始终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立场,因为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

  为深化两岸关系发展增添强劲动力。两会工作报告中涉台内容虽不多,却不乏影响巨大而深远的新思维、新论述,为深化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如报告中提出的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就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全国两会对台论述中一个新的亮点。“一个中国框架”相比“一个中国原则”提法,虽无本质区别,却更能表现出大陆对台政策具有的包容、务实和灵活性。有学者认为,“一中框架”是对“一中原则”进行了软性处理,其概念更富弹性。两相比较,“一个中国原则”虽是客观存在,但更偏重主观认知,相对硬性;“一个中国框架”则根据两岸各自现行规定,着重强调“一国”的客观存在,相对软性。这样的处理,可以从两岸双方现行规定出发,将双方对一个中国认知共同接受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共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打开新的前景。这种认知颇有见地。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一个中国框架”并非是这次全国两会上首次提出。的确,胡锦涛和习近平总书记先前都曾提到过“一个中国框架”。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曾指出: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6月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时强调,两岸增进互信的“核心就是要在巩固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但这些都并不影响到“一个中国框架”是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事实。这说明了“一个中国框架”已成为大陆予以全面贯彻落实的立场、态度。此外,全国两会决定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产生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不仅将有力推动大陆建设发展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也必将对台湾、对两岸关系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这无疑是两岸关系深化发展的巨大助力。(本文作者为江苏省台湾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