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李贺:谢长廷在当民进党两岸政策的催化剂

2014-01-23 08:42: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香港中评社1月23日发表文章说,在用《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代替原先各方预期的《对中政策总结报告》后,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接受电台访问抛出“海鸥理论”、“中国加一”等论述;蔡英文在认可苏贞昌“海鸥理论”的同时,亦派心腹幕僚登陆交流;谢长廷则表示“台湾共识要纳入中华民国色彩”,并且不对5月份是否参选民进党主席进行表态。就相关问题,中评社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助理研究员李贺。

  李贺表示,苏贞昌“海鸥理论”,把大陆与台湾比喻成“人”和“海鸥”,是其一贯的“一边一国”思维在发生作用。苏的思想体系中,大陆和台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性不同,因此用“人”和“海鸥”这样本质不同的物种进行比较。而“中国加一”的表述则更加含混,应该如何论述,恐怕在民进党内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只能去问苏贞昌本人”。

  李贺表示,苏的理论是民进党没有合适论述的情况下,用模糊的表达掩盖其无法对两岸关系做出实质调整而做出的动作。与此前蔡英文“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处。

  李贺表示,“海鸥理论”也是苏贞昌对深绿的交心。原本在苏贞昌大费周折进行了9场两岸政策辩论后,各方普遍希望有明确的共识。《检讨纪要》的出炉普遍让外界感到失望,于苏要在5月争取的民进党党主席选举不利。因此,苏用“海鸥理论”巩固深绿基本盘,希望在“一人一票”选党主席的机制下,胜让利的天平向自己倾斜。

  而“另一个太阳”蔡英文在对苏贞昌表示认可的同时又派亲信登陆访问。李贺认为,这是蔡英文在两面下注,同时讨好绿营基本教义派和中间选民的支持:一方面,蔡认可苏的表述,表明其拥护民进党中央的路线,并希望以此巩固基本教义派对自己的支持。另一方面,蔡的核心幕僚林全、陈明通等人亦到大陆进行交流访问合作,说明蔡英文已经对两岸政策作出两手准备,掌握民进党内两岸论述的主动权。

  李贺表示,从智囊团成员名单看,蔡的两岸主张会比较完整地传达给大陆。而至于智囊团此行是否能与大陆建立交通以及联系的管道、大陆能否接受蔡的主张、蔡是否能证明其有能够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都还有待观察。总体而言,智囊团此行过程大于结果,形象大于实质。

  至于蔡英文用“对岸”代替“中国”,李贺认为只是策略上的调整。他表示,这几年来,用“对岸”或“大陆”代替“中国”已成为民进党内的热门话题。实际上,每当民进党两岸政策需要向大陆倾斜时,都会释放类似的“善意”。高雄市长陈菊访问大陆前,也做过类似的调整。

  李贺表示,基于民进党内30%的深绿基本盘,难以指望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有实质性调整,否则会直接动摇选举基础。因此,蔡只能在巩固基本盘的情况下最大化争取中间选民,也就是所谓的“立场更坚定、策略更灵活”。

  李贺认为,苏蔡之外自称“月亮”的谢长廷,正在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上扮演“催化剂”的角色,为其两岸政策向“中华民国体制”靠拢试水:一方面,如果民进党党员和基本教义派可以接受,那么不排除民进党靠拢的可能;另一方面,如果遭遇到强烈的反弹,那么会踩急剎车,或是让谢成为替罪羊。

  李贺表示,作为有理念的绿营人士,谢在两岸论述方面有独特的主张。因此,虽然目前蔡、谢存在或明或暗的某种形式的结盟,但两派之间的政治利益能否摆平,使谢甘愿让自己的理论淹没在民进党内的各种声音中,不在5月份出来选民进党主席,还有待观察。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5月份的民进党主席之争会趋于白热化,各派系之间会围绕两岸政策展开激辩,甚至会在民进党主席选举之后推出新的两岸政策论述。然而,蔡、苏亦都会保留模糊和想像空间,直到2016年“总统候选人”确定后,才会有比较明确的论述。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