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观察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八个重要指标
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成为各界观察未来民进党发展及与大陆互动的重要问题,而且是一个长期性的重大问题。华广网20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的评论文章,分析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八个重要指标。
全文内容如下:
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成为各界观察未来民进党发展及与大陆互动的重要问题,而且是一个长期性的重大问题。那么,如何判断民进党的大陆政策调整及其调整程度?这里有八个重要观察指标,而且可以分为不涉政治性问题的低层次调整与涉及政治性问题的战略性调整两个方面来看。
不涉及政治性问题的低层次大陆政策调整指标有四个。一是民进党会不会真正善待陆配、陆生、陆客与陆资。民进党在“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中提出要营造关于陆配、陆生、陆客的友善环境。这是一个积极的大陆政策调整动向。问题在于民进党会不会真正调整,会不会上述主张落到实处,会不会配合修法,取消对陆配、陆生、陆客的不公平与歧视性待遇,才是观察的重要标志。
二是民进党会不会改变“仇中”、“恐中”与“反中”的心态。民进党要与大陆发展关系,证明自己有处理两岸问题的能力,关键之一在于能不能改变与调整“仇中”、“恐中”与“反中”的立场与态度,不再有冷战思维,不再将马当局推动的两岸政策视为“亲中卖台”,不再将大陆视为台湾安全的“威胁”,不再将大陆视为敌人,而是对大陆采取平和、理性与务实的态度。
三是民进党会不会对两岸关系尤其是两岸经贸关系从“负面论述”转变为“正面论述”。民进党一直消极对待两岸关系发展,尤其是将两岸经贸合作污名化与政治化,认为两岸经贸合作对台湾造成种种不利影响与冲击,甚至将台湾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归因于两岸经贸合作,从来没有积极客观看待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经贸合作对台湾的正面意义。未来民进党会不会正确、理性、客观地看待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两岸经贸合作,会不会不再“反陆资”,不再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及未来将要签署的两岸货物贸易协议,是观察民进党大陆政策调整的重要指标。
四是民进党会不会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参与者,而不是成为阻碍者与破坏者。民进党一直扮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阻碍者与破坏者角色,一度成为“麻烦制造者”。未来民进党是否能够不再阻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与维护者,也是观察民进党大陆政策调整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