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王昆义:“华山论剑”之后民进党的走向

2014-01-20 14:0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香港中评社近日发表中评社评论员、台湾战略学会理事长王昆义的文章说,1月9日,民进党原定要通过“对中政策总结报告”,并以“宪政共识”做为两岸对话的基础,但“宪政共识”没有通过,文件名称最后也被修正为“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这项结果不仅引来两岸媒体的强力批判,国台办的发言人指这是民进党在煽动“敌意与对抗”,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也批评说,民进党不能跟着时代潮流走,就会没有出路。

  相对于大陆对民进党继续坚持“台独”所发出的强力批判,马当局却显得有些淡定,也许马英九认为有大陆代为批判就够了,自己并不需要去淌这趟浑水。

  其实,民进党至今都不怕大陆的批评,大陆批评得越多,骂得越凶,这是给民进党加分,而不是减分。民进党不需要由大陆下指导棋,你想要“冻独”,我就不给你“冻独”的想法,你不要“宪政共识”,我就偏偏要把“宪政共识”列为重要的议题,反正民进党再怎么修正“台独”路线,也不可能从大陆要到一颗糖,这就是民进党最典型的“反中心态”。

  除了这种“反中心态”之外,大家在批评民进党还继续停留在利用“台独”,进行煽动“敌意与对抗”之时,也许应该冷静下来思考民进党在这次讨论对中政策以后,民进党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这里有一句话必须留意的,也就是讨论“总结报告”那一天,谢长廷要求对“宪政共识”翻案,盼以他主张的“宪法各表”取代宪政共识,最后则通过蔡英文的建议,以“积极凝聚台湾内部的共识做为两岸对话的基础”。

  从这里可以了解,谢长廷和蔡英文的“对中路线”,应该有越来越趋于一致的情形,未来两个人是否会结合成“和中派”,跟苏贞昌与游锡堃所结合而成的“反中派”进行对抗。如果是这样,未来民进党的对中政策,就会变成两大派角力的新战场,所以如果这一次的对中政策就一次定案,也不必然会成为民进党全体党员得以共同遵守的政策。

  事实上,如果从实力来看,谢、蔡如果结合,他们的实力应该要比苏、游的实力大得多,因为谢长廷一个人可以力阻“宪政共识”的通过,而蔡英文也可以把“宪政共识”修正为“台湾内部共识”,所以谢长廷和蔡英文如果能结合成“和中派”,未来两人在民进党内要阻止“台独”的声浪,也不是难事。

  所以民进党进行了9次的华山会议,也不必然都是白费心机,起码可以看出民进党未来的路线将如何形成,当这些路线形成之后,谁才有实力去主导民进党的“对中政策”,这应该很快就会浮现。

  从现实面来看,民进党是一个多重派系组合而成的权力机构,所以强烈的斗争是它的常态,如果没有进行一场强力的斗争,就想轻易把“台独党纲”给冻结,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所以即使是提出“冻独”的柯建铭,他也无力坚持要把“冻独”列入总结报告中当议题。

  从这里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民进党不可能会再花这么多时间与人力去讨论“对中政策”,“对中政策”的形成,必然会在民进党主席或要竞选“总统”的个人身上,由他们去表述自己所坚持的“对中政策”是什么。这就像马英九口头一直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对中政策”,但实质上马英九并没有去恢复“国统纲领”和召开“国统会”。

  所以,从理性的层次来看待民进党没有形成的“对中政策”,既然大家早就知道“冻独”并没有被列入议题中,反而是大陆不喜欢的“宪政共识”被列入议题,那么与其让“宪政共识”通过,还不如不要通过,这应该更符合大陆的利益。如果一开始“冻独”就被列入议题,而没有在会中通过,这才是应该批评之处。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