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陈星: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进入瓶颈期

2014-01-02 09:4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华广网12月31日刊载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港澳法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的文章指出,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共同作用形成了民进党调整“台独”路线和两岸政策的综合性压力,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摆荡期、瓶颈期,而且这种情形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全文内容如下:

  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摆荡期、瓶颈期,而且这种情形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未来如果没有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强力推动,很难使民进党实现“台独”转型。因此,可以认为,民进党未来会对两岸政策进行策略性调整,但是系统调整两岸政策、甚至放弃“台独”路线,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民进党政策调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被动性,即不受到外部压力和内部权力斗争的推动一般不会主动调整政策,两岸政策如此,岛内政策也是如此。因此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调整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外部环境变化形成的压力传导到民进党两岸政策上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当然,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的前提是能够体认到环境变化形成的压力,并顺应形势的发展展开两岸政策检讨,推动“台独”转型。这要求该党一方面对客观环境的改变有清醒的认知,同时要求该党不断改变陈腐的两岸政策观念,如此才有可能逐渐推动两岸政策调整的展开。不过民进党似乎并不愿意直面两岸关系发生的结构性变化。自2005年前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展开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日新月异,但民进党却一直在两岸政策调整方面难以走出关键性的一步。及至2012年败选以后,民进党内调整两岸政策的呼声不断出现,但是民进党中央却坚持不松口,故而“台独”路线调整的诉求直到今天在民进党内也无法成为主流声音。

  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共同作用形成了民进党调整“台独”路线和两岸政策的综合性压力,当然,在权力斗争的考虑下,有些政治人物会选择不理会这些压力,而是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行为取向。从30多年来的两岸关系发展实践来看,外部压力产生作用的方式是渐进性的,在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民进党营造的话语禁忌被不断突破。在民进党的话语压力下,有些话语在岛内是不能被讨论的,否则就会遭到“围剿”与打击。在民进党执政时期,统一的话语和两岸和解与共同发展的话语在岛内就难有生存的空间。“台独”话语禁忌被突破的典型个案出现在2012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在这年的选举中“九二共识”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话题,这是民进党始料未及的。一旦话语禁忌被突破,两岸关系发展形成的外部压力通过媒体的传播影响舆论,会逐步改变民众对两岸关系的基本看法。根据绿营所做的民调,现在已经有超过6成的民众支持两岸交流,也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事实上意味着台湾对两岸关系认知的舆论氛围已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为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提供持久而强劲的推动力。民众认知的变化对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有着既深且巨的影响。在选举中民众通过投票取向的改变,以影响选举结果的方式直接压迫民进党进行两岸政策调整,这是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最为直接的推动力。

  民进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对路线调整也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两岸政策调整与否一直是民进党内部权力斗争的重要工具。党主席苏贞昌依附于“台独”基本教义派和“扁系”势力的意图甚为明显。苏贞昌为争取“台独”基本教义派的支持,在两岸政策上采取不理会的边缘化政策,并有逐步向激进“台独”路线移动的倾向。而谢长廷和蔡英文则积极在两岸政策上布局,力求取得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两岸政策论述。这些政治势力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基本走向,也意味着民进党必须要在一段时期权力斗争结果底定之后才能形成较为清晰的两岸政策调整取向。正是因为内部斗争的复杂性,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调整经常呈现出“朝三暮四”的特征。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