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石正方:2014年两岸经贸合作必将实现更大发展

2013-12-31 09:1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华广网30日刊载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副教授石正方的评论文章,回顾2013年两岸经贸合作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分析展望2014年两岸经贸合作具备四方面有利因素,指出,在四方面有利因素影响下,2014年两岸经贸合作将实现更大发展,特别是在制度面和结构面得到更大提升。

  评论摘编如下:

  2013年,两岸经贸关系呈现稳步、务实发展态势,不仅在投资、贸易、金融合作等功能性合作领域取得较大成绩,而且ECFA后续协商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岸机制性平台建设更进一步。展望2014年,在国际经济与两岸经济形势利好背景下,两岸经贸合作将进一步扩大2013年的良好态势,并将在此基础上努力谋求制度化合作障碍的新突破,以获取更多动能、实现更大发展。

  2013年,两岸经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其一,两岸贸易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ECFA效应凸显。2013年1-11月,两岸贸易额达到1807亿美元,同比上升18.8%。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371.77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台湾对大陆出口1435.33亿美元,同比增长20.1%。较之2012年两岸贸易相关指标(各项均低于5%),2013年可谓两岸贸易丰收年。而ECFA货物贸易早收效应是其重要助推因素之一。2013年1月1日始,ECFA早收计划第三阶段降税时程启动,至此纳入早收计划的806项货品全部完成降税至零关税。ECFA早收计划实施以来,为台湾相关产品减免关税12亿美元,大陆相关产品减免关税逾1.2亿美元。显然,ECFA对两岸贸易的促进效应明显,特别惠及台湾出口厂商。同时相关数据显示,服务贸易早收方面也以台企受惠为主。

  其二,两岸投资持续增加,金融合作实现新突破。2013年前10月数据显示,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增加(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7.1亿美元),但投资成长率下滑(同比下降24.4%)。近年来台商大陆投资呈持续下滑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陆经济转型升级,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加之人民币升值等因素致使大陆部分台企营运面临一些新困难,有的台商选择外移东南亚等地区或返回台湾投资。应该说,大陆台企外移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但同时也凸显大陆推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与台商大陆投资形势相反,2013年陆资赴台达到了118.4%的大幅增长,但投资总额有限(3.4亿美元)。实际上,自2009年6月启动陆资赴台投资迄今,台湾方面累计核准的陆资总额也只有8.46亿美元,主要是受制于诸多政策限制和不公平待遇,陆资入岛未如预期。

  2013年,两岸金融合作实现新突破。其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当属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实质运作所启动的两岸“货币直航”(两岸直接通汇),为两岸企业投资、贸易和两岸人员往来节省庞大社会经济成本,提升两岸交流合作效率;随之而来的诸如岛内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岛内居民开办人民币账户理财、开放在大陆居留的台湾同胞投资大陆A股,大陆多家银行香港分行在岛内发行“宝岛债”等新突破,为两岸金融业合作提速和深化创造了机会,同时也为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民众带来了福利增进。与此同时,也为台湾建设“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和“人民币财富管理中心”提供了可能性。

  其三,ECFA后续协商成果丰硕,两岸机制性合作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2013年,两岸ECFA后续协商成果丰硕。两岸两会于6月21日签署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不啻是两岸经济机制化合作的里程碑,虽然目前由于岛内政治生态的影响,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暂时搁浅不得生效,但其所蕴含的利好商机明确,对于提供台湾服务业者开拓大陆市场,对于优化两岸投资结构、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对于服务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以及提升两岸民众福祉,都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两岸在货物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方面的协商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两岸务实推进已签署协议的实施,如ECFA货物和服务贸易早收、投保协议和货币清算协议、海关合作协议的生效落实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促进了两岸投资贸易便利化和产业合作的深化发展。

  2013年,两岸在机制性合作平台建设上更进一步。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无疑是紫金山峰会进一步的机制完善和功能升级:两岸分别注册成立“两岸企业家峰会”社团,并分别成立常设秘书处,在社团内再设立宏观经济、能源石化装备、金融、信息家电、成长型和中小企业、文化创意、生物科技与健康照护等7个推进小组,组织相应行业知名企业家参与。从峰会建制的调整来看,紫金山峰会已不再只是“论坛”的性质,而是升级为具有执行力的两岸共建的企业对接合作平台。相信这一平台的实质运作,将为两岸产业深化合作打造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