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两岸关系亮点回顾:既保“量”又增“质”
2013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新一届政府开局平稳,全年经济稳中向好,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进一步增强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展现了中国未来的光明前景。在这一年中,两岸关系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实现了一系列突破,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一、两岸高层交流稳中求进,互信合作持续深化,在维护“一中框架”上形成更加明晰的共同认知
2月24日,在大陆“十八大”闭幕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的重要政治时刻,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应邀赴大陆访问,与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并形成重要共识,双方充分肯定应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连战还明确表示,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施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固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一中框架”下的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关系”。“九二共识”由此产生,这是双方政治互信的基础。双方应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求“一中架构”之同,存“一中内涵”之异。大陆方面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该认知对促进双方巩固和深化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4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会见了台湾代表、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理事长萧万长,就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等交换了意见。6月13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代表党主席马英九与习近平总书记举行两岸执政党高层会谈,吴伯雄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国共两党的一致立场,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最近马英九重申不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及“台湾独立”,坚持了中国国民党的一贯路线,相信增强了国共两党、两岸双方的政治互信。吴伯雄代表马英九表示,“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行一个中国的原则”,“都用一个中国框架定位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回应表示,两岸增进政治互信,“核心就是要在巩固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8月份,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一个月内三度提及“习马会”,显示台当局对于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态度转趋开放,岛内舆论对“习马会”的期盼与关注升高,大陆也坚持一贯的积极立场,在恪守双方领导人会面是两岸中国人自己事务前提下,对会面持开放态度。10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出席APEC领袖峰会时再度会见台湾代表萧万长,双方不仅就两岸经贸制度化合作达成共识,随行的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也首度会面寒暄,达成了互访和建立沟通交往机制的共识。
2013年的两岸高层交往具有重要意涵。一是“习吴会”、“习连会”标志着两岸领导人在进入新任期后,国共两党高层定期交流机制得到平稳承接,以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为核心的两岸政治互信基础持续增强。二是双方就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形成更加清晰的共同认知,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引向深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这一概念于2012年11月写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随着马英九进入第二任期及两岸政治互信不断累积,双方对“一中框架”形成了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树立这一共同认知,能够有效防止两岸关系发展偏离统一航向,巩固已有的政治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健康前行。三是虽然短期内举行“习马会”尚存许多制约因素,但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已实现会面并直接互称官衔,这不仅有利于双方增进了解、及时有效处理两岸事务,也象征着两岸官方接触对话的步伐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