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台湾应为两岸产业合作助力而非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30日在华广网刊文表示,尽管两岸产业合作也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利益冲突,但合作利益更大,对两岸双方产业与经济发展更为有利。海峡两岸应共同努力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尤其是台湾方面应减少不必要的管制与限制,扩大政策与市场开放,创造更多的合作条件与机会,让台当局政策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全文内容如下:
28日,第三届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在昆山举行,为两岸产业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对推动两岸产业合作的精细化、功能化与政策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要看到,两岸关系较为特殊与复杂,两岸产业合作一直受到岛内政治与政策因素的影响,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大陆对两岸产业合作及台资在大陆发展采取鼓励、协助、支持的政策,尤其是在台商投资问题上实行“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特殊优惠政策,对两岸产业合作的政策障碍比较少。但台湾方面对两岸产业合作政策限制多、障碍多、政治干扰大,严重阻碍两岸产业合作。目前台湾对大陆物品进口仍有特别管制,未开放的大陆工业产品项目达1219项,占14.3%;未开放的大陆农产品达902项,占38%。台湾对外商在台投资实施宽松的“负面表列”,对陆资则实施严格的“正面表列”(正面清单),即对大陆企业投资台湾产业限制严格。制造业项目虽然开放了90%以上,但服务业与基础建设项目均仅开放了一半,而且在开放的项目中仍有种种条件限制,与外资待遇有很大差距,存在着严重的歧视政策。台湾方面的两岸经济政策成为阻碍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障碍。
不仅如此,岛内政治因素对两岸产业合作也有很大影响与制约。台湾方面常常以“国安”等因素为由,限制两岸产业合作尤其是大陆企业在台投资、招标与参股。日前台“国安”单位发函给有关部门,以影响“国安”为由直接阻止华为在台发展(却无视华为每年对台采购1000亿元新台币产品这一现实),台公务机构也全部更换已采购进口的华为显卡产品。同时,台“立法院交通委员会”通过提案,全面禁止台湾厂商采购大陆企业制造的电信设备。台湾《旺报》发表社论警告:“华为(事件)牵动两岸产业合作温度计。”不仅如此,台财经部门修改相关法规,增加“国安条款”,进一步加强对大陆企业在台投资管制,出现“独占”会强迫撤资。这些政策必将严重影响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与两岸产业合作。
另外,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签署后,在岛内被高度政治化,又在绿营的“反中”政治思维下卡在“立法院”,迟迟不能审议,也不知何时才能通过,严重影响两岸产业合作尤其是服务业的合作。日前民进党召开的第八次“对中政策”扩大会议(华山会议),讨论“中国经济转型与台湾发展策略”,更是处处充满政治思维,提出“以台湾主体性来思考两岸经贸策略”,才能解决所谓的“两岸经贸不对称的依赖”,这也是绿营一直负面对待及阻碍两岸产业与经济合作的重要原因所在。
两岸产业合作旨在发挥两岸各自经济优势,实现两岸经济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以提高两岸产业竞争力,促进两岸产业共同发展,实现两岸经济互利双赢。尽管两岸产业合作也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利益冲突,但合作利益更大,对两岸双方产业与经济发展更为有利,因此产业合作才成为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推动的重点工作之一,才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合作的热点。海峡两岸应共同努力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尤其是台湾方面应减少不必要的管制与限制,扩大政策与市场开放,创造更多的合作条件与机会,让台当局政策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助力,而不是阻力。(王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