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陈星:找不到敌人的民进党如何面对未来?

2013-07-25 09:3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自《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签署之日起,民进党及泛绿阵营就一直没有停止杯葛行为。华广网23日刊载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的评论文章指出,民进党需要敌人,他们不适应没有敌人的日子。无论是在两岸还是岛内,民进党其实最怕和解,也难以适应和解带来的冲击。找不到敌人的民进党如何面对未来,已经成为摆在该党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全文内容如下:

  2013年6月21日,两岸两会在上海正式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这一协定签署之日起,民进党及泛绿阵营就一直没有停止杯葛行为,不但在“立法院”再次采取焦土政策进行强力阻挠,民进党中央也火力全开对这一协定进行猛烈攻击。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甚至声称,假若国民党“立院”党团继续为这个协议护航,“拒绝对协议内容进行实质审查,届时就是罢免马英九的时刻。”

  仔细观察民进党这次杯葛行为的论调,与以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中国事务部”主任洪财隆认为,“这项协议让台湾的食衣住行育乐到生老病死,全面被大陆攻占。这个冲击含盖台湾各产业,而且深入社区,这是极为冒进的作为。”民进党所强调者是这一协议的签署会将台湾“进一步锁入中国大陆”,使两岸力量对比“进一步向大陆倾斜”,“这对台湾维持现状的能力势必造成极严重威胁”。这是民进党反对两岸交流与合作一贯论调的延续,也是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且战且走的策略体现。

  明明是对台湾有利的协议,为什么民进党如此拼了命的反对?事实上,近年来民进党在两岸问题上已经形成了“逢中必反”思维定势。其中折射出的问题是,民进党在两岸及岛内情势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没有办法进行适应性调整以适应这些已经改变了的情势。概而言之,民进党的困境可以这样表述:该党一直习惯于有一个强大的敌人,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性与凝聚力。民进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国民党的斗争成为其最为核心的政治活动,民进党的斗争性格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养成的。当时民进党营造了国民党“外来政权”以及“黑金政治代表”的形象,并挑起了族群斗争,将国民党建构成了“本省族群的敌人”,并以此使自己的政治版图逐步扩大,并在这种斗争模式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以及主流诉求。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台湾的政治结构中省籍问题已经不是问题,外省族群已经不复在台湾政坛占据主导性优势,民进党再将国民党建构成“敌人”已经没有了正当性。不过民进党在选举动员中依然力图延续民众的敌对想象,一度将“反对外来政权复辟”作为主要诉求。显然,民进党对传统国民党这个“敌人”的消失有点不知所措,不知传统国民党这个敌人消失后他们如何定位自己,如何调整自己的诉求。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