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赵静:两岸签署“文化ECFA”的路径探索

2013-06-28 07:5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内容提要】在两岸经济合作已经进入制度化的今天,如何防止两岸之间变成纯粹的利益交换却在意识形态上针锋相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商签“文化ECFA”已被推至前台,这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打造稳定环境的重要保证。如何在ECFA与目前均难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和平协议、军事互信机制等政治议题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的桥梁?如何让长期处于自发阶段的两岸文化交流迈入自觉?如何走出一条文化交流的制度化之路?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说明“文化ECFA”是两岸当前急需与必须的,道路虽然障碍重重,却是个两岸必须面对、可以应对的“坎”,找到它的路径并坚持走下去,便能迎来两岸和平发展的“海阔天空”。
  【关键词】两岸文化交流;文化ECFA;制度化;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迈入深水区,“易”的部分基本完成,“难”的部分却越来越难。ECFA的一系列后续协调日渐难走,但毕竟已让两岸经济交流步入了机制化正轨;而原本走在各项交流前面的两岸文化交流却举步维艰,一直未有任何突破性进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同时也告诉我们:如果两岸和平发展只是“经济”一枝独秀,两岸的交流必将陷入只开花不结果的困局。以“文化”作为“经济”和“政治”之间衔接的桥梁,一直是大陆促进两岸关系的思考重点,台湾方面最早提出签署文化交流协议,态度却日趋保守。两岸签署“文化ECFA(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障碍重重,但也并非无可作为。

  一、“文化ECFA”签署之路障碍重重
  
  2009年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之后,大陆方面一直有意将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排入两岸协商议程,但却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为何两岸文教协议的商签,民间有意愿,脚步却缓慢?除了公认的“文化牵涉意识形态、不易达成共识”的原因,它的障碍其实远远不止这些。政治分歧、“台独”势力、国际因素以及两岸文化交流不平衡不对称、受众群众不够广泛等等,都严重制约着两岸文化交流向更深层次“质”的飞跃。

  (一)意识形态的困扰

  1、认同问题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实践显示,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不断深化,但台湾民众的认同感并未有所提升。据2013年1月31日台湾指针民调公布的“台湾民心动态调查、统独与中国印象”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86.6%的台湾民众认为大陆强大、68.3%认为成功,但仍然有占多数的民众认为大陆不值得信任(69.2%)、和我们不一样(75.7%)、具威胁性(71.2%);对“台湾和大陆无论如何最后都应该要统一”的说法表示反对的有63.3%(22.7%有点不赞成、40.9%很不赞成),表示认同的仅有20.9%(5.9%很赞成、15%还算赞成),剩下的15.5%未表达意见。【1】

  由于两岸长期的历史隔绝、台湾“戒严”时期国民党的“恐共”教育、“解严”后李登辉、陈水扁的“去中国化”影响,岛内社会至今还存在许多有关认同的错误言论,诸如“台湾民族论”、“海洋文化论”、“台湾人一贯受外来统治”等。余克礼认为:当前两岸双方都要认真面对的是台湾岛内严重的认同危机问题,它造成岛内的严重内耗,而且还会影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更是突破两岸政治僵局的巨大障碍。【2】
  
  2、“文化台独”

  “文化台独”指台湾一部分妄想推行“台独”的人,以片面强调所谓文化“本土化”为号召,虚化中国文化在台湾文化中的地位,从而达到其实行政治“台独”、实质“台独”的目的。【3】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湾长达20年的执政期间,大力鼓吹“文化台独”,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障碍,它不仅弱化了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扰乱了台湾民众的价值取向、为“台独”营造了文化氛围,甚至还有可能将两岸引向战争。

  台湾辅英科技大学教授苏嘉宏曾在岛内呼吁“不能将台湾和文化中国切断”,他说:认同问题,如果将“中国”视同政治符号,也许可以讨论是否认同,但如果中国是个文化历史义理甚至血缘的符号,台湾的所有都离不开中国文化,不但妈祖关帝爷是中国的,连“掷筊”也是中原本有,非台湾独有,尾牙和年后的春酒等亦然,不都是中华文化吗? 【4】苏教授的呼吁,正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台湾普通民众在“文化台独”熏染下的思想混乱,同时也表明:“文化台独”带来的诟病必然需要由文化本身来医治,如此才能治标又治本;只有进一步推进两岸文化交流,才能用中华文化占领台湾民众的头脑,进而认同中华文化与和平统一。
    
  3、交往还欠理性

  据统计,2011年两岸文化交流项目达3037起、12170人次;2012年两岸文化交流继续延续上年的势头,台湾当局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大陆民众赴台文教交流的人数近7万人次,内容遍及文学、民俗、美术、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领域。成绩不可谓不大,但不尽如人意处也不少,比如:“现在还有不少台湾乡亲认为福建人都是闽南人,客家人就是广东人”这些常识性谬误【5】;比如:大陆赴台旅游团首发在即,台南市卫生局长却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陆客走过的地方都会进行消毒”;再比如:大陆在新版护照中纳入台湾日月潭与清水断崖等景点照却引起台湾方面“高声抗议”、“三限六不”导致台湾两年来招收大陆学生生源惨淡以及大陆新娘在台湾遭遇的歧视性对待……这些都反映出了两岸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在交流时都还欠缺一些理性。

  尽管近年来两岸关系有了实质变化,但台湾有关单位还是难免存有习惯性的防卫心理,无法在两岸关系的处理上大开大阖,尤其对于框架性协议的签署总是存有戒心,害怕被“锁定”或“套牢”。台湾学者庞建国在分析原因时指出:这其中有政治生态的束缚,也有行政体系本身的自我设限,使得某些行政幕僚提供给领导阶层的信息,容易带有“敌情”意识,偏向于强调风险,并在研拟两岸政策时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度。但庞建国也说:在呼吁大陆多一些同情理解之际,台湾方面也要务实地面对大形势的演进,如果决策当局无法跳脱谨小慎微的决策模式,在台湾迟疑犹豫的同时,大陆方面仍然会从全世界吸收进步的差价,走出自己的中华文化复兴之路,而台湾将在中国大陆文化复兴的执著中逐渐边缘化。【6】

  (二)两岸不同步:大陆“热”台湾“冷”

  两岸进行制度性的文教交流以至签署协议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最早提出“文教、科技交流”议题的恰恰是台湾方面,那是在1993年4月23日到26日,当时的台湾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和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在新加坡会面为第一次汪辜会谈做准备之时;随后在第一次汪辜会谈签署的协议中,就有了与两岸文教科技交流相关的文字。但随着两岸关系变化,这项议题没有机会正式端上台面。

  2005年4月29日“胡连会”发表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到国共两党的共同体认之一是“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挥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可谓在两岸间重新启动了制度性文化交流的思考。此后,大陆方面继续在各种场合表达两岸应该协商签署文化协议的意思,但台湾方面均采取冷处理态度。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2010年9月表示:“两岸间文化合作还需要时间讨论,需要积累经验,因为文化范畴比经济更广泛,谈出架构协议不容易”。2011年1月台当局“文建会”主委盛治仁声称,目前不需要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倾向于从个别议题入手,自然形成交流机制”。直到龙应台2012年就任台当局“文化部长”后,首席抛出希望召开“两岸文化前瞻论坛”的构想,作为两岸是否或如何签署文化协议先期沟通的平台。再到2013年1月23日,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在海基会年终记者会上表示:马英九已强调要扩大两岸交流的领域,因此不排除签署任何两岸交流的协议;只要台湾需要、立法机构监督、民意支持,不排除签署两岸文化协议。【7】相对于台湾方面一直以来的“婉拒”,林中森此次言论被媒体解读似乎意味台湾的政策已然有所变化,同时也可以看出,两岸在应该加强文化交流方面没有异议,只是对于商签“文化ECFA”的时间点还有待凝聚更多共识。

  (三)“文化协议”本身的特性

  除了以上障碍,文化议题“范畴比经济更广泛、更庞杂、更难以界定”这些“自带”的难题,也是两岸“文化ECFA”迟迟无法签署的原因之一。再加上中华文化在两岸各自发展60余年、以致今日两岸政治和意识形态差距都较大这些客观情况,更增添一笔难度。龙应台曾表示她担心“文化ECFA”将会是一个“空泛”的协议,“因为协议必须有实质性的内容,如果只是空泛的、只讲民族情感、中华文化之类的协议并不重要。”这个“担心”正是说出了文化协议本身的难以界定,就好比观念是附着于人的头脑之中的,我们很难签订一个规范观念交流的协议,只要有人的接触交往、有事的交流合作,就会有观念的自然沟通、碰撞与相互影响,看上去实在没必要用一纸协议来规范它。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