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两岸金融合作与业务往来获得新突破
2012年,海峡两岸金融往来与合作在多个方面、多个领域获得重要突破与进展。华广网13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的文章指出,2012年是两岸金融合作获得重大突破与取得长足发展的一年,开启了两岸金融与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新趋势,未来还有更大的合作与开拓空间,前景可期。
全文摘编如下:
2012年,海峡两岸金融往来与合作在多个方面、多个领域获得重要突破与进展,尤其是台湾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量与跨境人民币交易量等均有大幅增长,成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新亮点。
2012年8月底,海峡两岸金融主管部门签署《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为两岸金融合作与金融业务往来开创了新的条件,也促进了两岸金融业务往来的全新发展格局。随后,海峡两岸就选择清算行问题进行沟通,台湾率先选择台湾银行上海分行作为清算行,大陆于12月11日确定中国银行台北分行担任台湾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备忘录》签署后,发展人民币理财成为岛内业界的最大期待,引发热议。台湾证券业积极推进在台湾发行人民币债券,台湾银行业则积极搭建两岸理财平台,计划推出人民币投资型保单等,争取人民币商机成为两岸金融合作发展的新趋势、新亮点。
受人民币升值及两岸签署《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备忘录》等利好因素影响,台湾企业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台湾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量迅速增加。一年来,台湾银行的国际金融业务(OBU)人民币存款急剧增加,而且成为台湾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之一。据台湾“中央银行”统计, 台湾银行开业营运的OBU有62家,其中48家开办了人民币业务,占了77.4%;2012年10月,OBU人民币存款额一举增加到193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200亿元,一年时间约增加3倍。同时,两岸企业跨境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情况越来越多。依台湾“中央银行”统计,2012年8月,台湾企业境外贸易采取人民币结算额为38.3亿元人民币,10月增加到52.7亿元。另据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局统计,2012年1-10月,厦门累计办理两岸人民币结算金额达149.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8.6倍(旺报,2012年12月5日)。上述迹象显示,两岸人民币时代逐步到来。
在海峡金融业往来与合作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台湾金融机构在大陆已遍地开花。在大陆的台湾银行分行已达10家,办事处7家;保险公司分公司(包括参股)7家,办事处14家;证券公司办事处12家、15处;开业的投资信托公司1家,办事处2家。其中,台资银行由办事处升格为分行主要是2012年实现的,而且已有6家银行分行正式经营台商人民币业务,贷款业务也迅速增加,到2012年12月底贷款金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另外,台湾金融机构掀起在大陆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热潮。包括银行与非银行的台湾金融机构积极布局在大陆的金融租赁业务,在2012年掀起新一轮投资热。到2012年底,中租、中信金、台工银等12家金融机构在大陆设立了金融租赁公司,资本额超过8亿美元,地域遍及上海、苏州、南京、成都、天津等。其中,中租公司上半年增资达1.9亿美元,资本总额达到3.1亿美元。
两岸金融合作集中在大陆的单向格局逐步得到改变,大陆金融机构正式进入台湾岛内,开始在台从事相关金融经营业务活动。2012年,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在台办事处正式升格为分行,并投入9千多万元资金,成为大陆企业对台最大一笔投资。12月初,中行与交行在台分行参与台湾水泥公司125亿元新台币的联贷案,开创在台陆资银行参与的一项以新台币计价的大型联贷案,开创两岸金融与经济合作新模式。
陆资银行在台参与联贷的同时,大陆企业争取台湾银行主导的联贷也有重大突破。大陆银行利率较台湾银行利率高出许多,在两岸金融政策趋于开放背景下,大陆企业也积极争取在台贷款,而且获得重要突破,陆企逐步成为台湾银行联贷的主要客户。据报道,大陆的波司登集团、汇源果汁集团、金卫集团等企业,通过境外香港公司名义,争取到台湾银行、兆丰银行、合作金库银行等主导的多起联合贷款案,揭开了大陆企业争取台湾银行贷款的先河。
2012年,海峡两岸通汇量与大陆银联卡在台刷卡量均大幅增加。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2012年上半年,两岸通汇(包括进出口外汇与银行汇出入款)金额达2770亿美元,预计全年达6000亿美元左右。随着两岸商贸、人员往来的扩大尤其是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的大幅增加,大陆银联卡在台刷卡交易业务也迅速增加,2010年为141万笔,121亿美元;2011年分别增加到263万笔与261亿美元,2012年1-8月,分别达到309万笔与292亿美元,预计全年刷卡金额将超过400亿美元。
可以说,2012年是两岸金融合作获得重大突破与取得长足发展的一年,开启了两岸金融与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新趋势,未来还有更大的合作与开拓空间,前景可期。(王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