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石正方: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带来三大利好

2012-09-05 08:57: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8月31日,两岸签署《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得以建立。华广网9月4日刊载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所长石正方的专论文章指出,这意味着两岸金融深化合作又迈进了关键性的一步,并将促进两岸投资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及其他领域交流深化发展。

  全文摘编如下:

  8月31日,两岸经贸制度化协商又传佳讯——《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下称《备忘录》)得以签署,两岸货币管理机构同意以《备忘录》确定的原则和合作架构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双方认可《备忘录》生效之日即表明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正式建立,并将在后续合作中不断完善该机制。这意味着两岸金融深化合作又迈进了关键性的一步,并将促进两岸投资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及其他领域交流深化发展。

  《备忘录》的签署,将为两岸经贸带来三大利好:

  1.利好两岸金融合作,为台湾金融业发展注入活力。

  两岸金融业合作虽自2009年《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MOU)和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以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合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相较于两岸投资、贸易等实体经济合作,两岸金融业合作仍严重滞后,两岸金融合作进程需进一步加快。

  目前两岸金融合作既存在政策性障碍,也受金融监管、金融法规及金融统计等技术因素不对接的影响,需要专业化协商推动建立相应机制和制度通道。《备忘录》的签署就是其中制度性突破的重要环节,由此建立和完善的两岸货币清算机制,首先是在业务合作层面,将为两岸金融机构互开相应币种代理账户,办理存、兑、汇、结等多种形式业务,以及办理双方法规许可的其他业务开启市场空间,未来随着新台币、人民币清算合作的扩大,两岸贸易及金融活动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而两岸金融机构的货币合作业务往来也将有助于两岸金融业建立竞合伙伴关系,累积互信,深化业务合作。其次是有利于两岸规避金融风险,强健各自金融体质。两岸货币不能直接兑换和清算,而须根据美元汇率间接处理相应业务,不但增加汇率折损,而且要承担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两岸之间不能“币”畅其流,满足在对方市场的需求,因而滋生“地下金融”等黑市交易;等等。从这个视角来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两岸货币风险防范,打击地下金融,同时可保障两岸银行货币回流,从而促进两岸强健金融体质。

  《备忘录》的签署,将为台湾金融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因为由此建立的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一方面将促进台湾地区人民币业务的开放与发展,为台湾金融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从而提供台湾金融业依托人民币拓展国际化商机(包括人民币的理财、资产管理、贸易结算等三大方向),发展“两岸特色金融”;另一方面,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实现两岸货币直接交易,将开启两岸金融贸易正常化,有助于台湾依托两岸经贸往来衍生的庞大资金需求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为台湾金融业注入活力。

  此外,《备忘录》签署推动两岸突破货币贸易往来的制度瓶颈,将为两岸更广泛领域的金融合作创新提供契机。值此形势下,海西区厦门和平潭等“两岸特区”在两岸金融合作领域的先行先试将获得更大挥洒空间。

  2.利好两岸投资、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促进两岸产业深化合作。

  两岸交流历经30多年的长足发展,投资、贸易和人员往来已形成相当可观的流量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两岸经济合作和社会文化交流朝向纵深发展,包括ECFA启动后两岸金融业交流合作更是日新月异,对两岸货币直接兑换、交易的需求十分迫切。而《备忘录》的签署,突破了两岸货币交易、流通合作的制度瓶颈,两岸投资、贸易、人员往来所衍生的资金需求可以选择使用本币结算,不必再经由第三方货币(美元)折算,从而有助于降低两岸企业和民众在投资、贸易和汇款等方面的交易和结算成本,同时有利于减少汇率风险,为两岸经贸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两岸货币直接清算的制度突破,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岸投资、贸易以及相关商务运营活动的效率提升,而且将有利于两岸企业在对方境内的融资活动,为两岸实体经济合作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从而对于深化两岸产业合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张洁]